李國維雖然有些懵逼,可畢竟他是禮部官員還是還禮說道,禮部郎中,李國維有禮了,李信說道,我們王將軍在商丘城裡等待天使,請您隨我來,把李國維讓上馬車,李信則騎上馬在前邊領路,五百名士兵在後邊護送把李國維的一百多護衛圍在當中。
此時正值四月,路邊的冬小麥已經長的寸許高了一片綠油油的。李國維在馬車上發現,這裡和彆處不同在彆處,百姓們的眼神空洞麻木像沒有一絲感情,而這裡的百姓臉上卻洋溢著笑容,他們在農田間勞作對這些義軍並不害怕,有的百姓還上前問好,而那個帶隊的李信,顯然在百姓中威望挺高,百姓們對他都非常尊敬,這是在彆處官員中看不到的,李國維不禁暗暗稱奇。李國維還發現,這裡的土地沒有荒廢的不是種的麥子,就是種著一些雜糧,而河邊還有一些大型的水車正在轉動,水渠邊的百姓正在引水澆地一切都是顯得那麼忙碌。
李信騎著馬和馬車並排而行,他見李國維對農事十分感興趣,就不時和他交談對他說道現在百姓們租種的土地,每畝隻收兩成而且這些水車都是官府幫助他們製造的,不用他們花一分錢。李國維不禁問道,官府的收入這麼低,怎麼運作?李信笑道,這裡的官員非常精簡一個人要乾很多事兒,義軍這邊實行的是高薪養廉政策,我們有礦山的收入和商稅,不但我們能應付正常的開支而且還能做很多事,向贍養孤寡老人,讓百姓的子女免費上學,還有修建道路這些公共事業都由政府出資,而且百姓不用出瑤役。李國維聽了李信的話,張大了嘴巴這可能嗎,他有些不相信?
李信看他神色,就覺得他有所懷疑於是就說道,等有時間天使可以去義軍控製的地方,到處去看看,李國維半信半疑地跟著李信來到了商丘城。進城後,他看到城內街道整潔,商鋪林立,人們的生活井然有序。李信帶著他參觀了學校、養老院和醫院等設施,李國維親眼目睹了義軍所做的一切,心中的疑慮逐漸消除。
隨後,李信又帶李國維去了礦山和稅收衙門,展示了義軍的財政收入來源。李國維終於明白了義軍能夠實行如此政策的原因,他對義軍的治理方式深感欽佩。
王華是在第三天才和李國維見麵的,這是有意的,讓李國維參觀一下義軍治理下的商丘各地。王華親自在知府衙門門口接待李國維,李信在一邊介紹,這就是我們王華將軍李國偉仔細的觀察,王華覺得這個人應該還不到三十歲,這麼年輕,居然能領導這麼一支龐大的義軍,而且把這個地方治理的這麼好,這都讓李國偉感到震驚,不過他作為朝廷的使者他覺得不能丟了麵子,沒有主動施禮,王華一笑他並沒有在乎這些虛禮,主動上前對李國維說道天使遠來,辛苦了,請進府說話,說完頭前帶路。
李國維在後麵跟著他,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義軍的文武官員很有意思武官全部是青色戰甲,而文官依然穿著明朝文官的服色。這讓李國維有些摸不著頭腦,他一開始見到李信的時候,以為這隻是個例沒想到到這裡文官居然都這麼穿。進了知府正廳,王華請他坐下,命人給上了茶剩下的文武坐在一旁。
李國維從身邊的從人身上拿出聖旨,就要宣讀被王華阻止。王華說道,請天使先不要宣旨,我們還沒還沒有談好條件你就宣旨,如果不能滿足我們的條件,我們是不會被招安的。聽了王華的話,李國維有些傻眼他一開始還以為隻要皇上聖旨一宣,這些義軍就會感恩戴德的投降,他從沒想過這些人還有條件,於是他隻能把聖旨先裝起來,然後說道既然有條件,就請王將軍說吧?
王華微微一笑,直言道:“我們的條件很簡單。首先,朝廷必須承認我們的合法性,不能將我們視為叛逆;其次,我們希望能夠保留一定的自治權,管理我們自己的事務;最後,我們希望朝廷能夠減輕百姓的賦稅,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李國維聽後,臉色變得十分難看。他深知這些條件對於朝廷來說絕非易事,但他也明白,如果不答應這些條件,恐怕很難讓義軍歸降。
他沉默片刻,緩緩開口道:“這些條件我會轉達給皇上,但能否答應,還要看皇上的意思。不過,我想問王將軍一句,你們為何要提出這些條件?”
王華目光堅定地看著他,回答道:“我們並非貪圖權力,隻是希望能夠為百姓謀福祉。若朝廷真心為民,這些條件又何嘗不可?”
李國維點點頭,陷入了沉思。這場談判才剛剛開始,未來的走向究竟如何,他也無法預料......
李國偉考慮了一會兒,才說道這件事情我需要稟報皇上定奪,不過我想看一看福王殿下聽說他被義軍給俘虜了。王華笑了笑,說道,當然可以我們隻是讓福王殿下減輕了老百姓的賦稅,現在他的土地也隻能收兩成地租,我們隻是不讓他隨便走動,但是沒有人傷害他們的生命安全。李國維稍作思考,接著說道:“可否安排我與福王殿下一見?”王華略微點頭,表示同意。不多時,福王被帶到了廳堂。他看上去並未受到虧待,神情自若。
李國維與福王寒暄一番後,詢問了他在義軍營地中的生活狀況。福王表示,義軍待他尚好,隻是限製了他的自由。
李國維轉達了皇帝對福王的關心,並告訴他朝廷正在考慮義軍提出的條件。福王沉默片刻後說道:這個王華看品性還行,他不像一般的流寇那麼短視,他非常注重和朝廷官員的合作關係,百姓們對他很尊重覺得他並沒有推翻朝廷自立的想法,這個很重要你回去以後一定要如實的報告皇上,希望皇上儘量答應王華的條件,而且現在王華兵強馬壯,如果他投降,朝廷將是一大助力。
李國維將福王的話銘記於心,他意識到這場戰爭的背後,不僅僅是權力的爭奪,更是民心的所向。他決定儘快返回京城,將所見所聞如實呈報給皇帝,以便做出最終的決策。
喜歡鐵血丹心,明末的逆襲之旅明末的逆襲之旅(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