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這一邊乾的是紅紅火火而多爾袞那邊則是愁雲慘淡,開原的丟失,讓多爾袞徹底的失去了草原諸部的援助,清朝內部的反對力量對多爾袞明朝暗諷,說這一切全都是多爾袞的指揮有錯誤所造成的。麵對如此困境,多爾袞並沒有輕易屈服。他深知此時必須穩定局勢,否則清朝將麵臨更大的危機。
於是,多爾袞決定采取一係列措施來應對當前的局麵。他首先召集了一眾親信大臣,共同商討對策,希望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他也積極爭取其他勢力的支持,努力化解內部的矛盾。
在對外方麵,多爾袞派出使者與明朝進行談判,試圖緩和雙方緊張的關係。儘管困難重重,但多爾袞堅信隻要堅持下去,一定能夠找到出路。
多爾袞雖然有些焦頭爛額,但是也有一些好消息,阿濟格在外興安嶺一帶收服了一些小部落,勢力已經達到了庫頁島一帶。在這期間,沙皇俄國正在和瑞典聯軍打仗,無暇顧及這裡,阿濟格重金收買了那些哥薩克騎兵,使自己的勢力愈發強大。
阿濟格率領重兵先後擊敗了,哈薩克汗國,葉爾羌汗國,並迫使他們臣服了清朝。獲取了大片的土地,當這個消息傳回赫圖阿拉的時候多爾袞高興壞了。
多爾袞心想,這可是上天的旨意果然,向北發展是正確的,有秦嶺這個克星在遼東是沒有出路了。他先和孝莊商量了一下,對孝莊說,阿濟閣在北麵打下了大片的土地相當於三四個遼東大,現在咱們這裡舉步維艱,我想和明朝談判上表稱臣,然後咱們把重心投向北方,甚至可以在北邊找個地方重新建立國家首都您看怎麼樣?
孝莊聽了多爾袞的話,陷入了沉思。她知道這是一個重大的決策,關乎到清朝的未來。
“此事事關重大,我們需要仔細權衡利弊。稱臣雖能暫時緩解與明朝的緊張關係,但也可能引起民眾的不滿。況且,北方的新領土還需時間去穩固治理。”孝莊說道。
多爾袞點點頭,“我明白,但目前形勢緊迫,若不采取行動,清朝恐怕難以立足。我們可以先與明朝談判,爭取有利條件,同時加緊鞏固北方的統治。”
經過一番商議,孝莊最終同意了多爾袞的提議。他們決定派遣使臣前往明朝,表明稱臣之意,並探討遷移都城的可能性。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多爾袞積極籌備與明朝的談判事宜,同時加強對北方領土的管理。清朝的命運即將迎來新的轉折……
清朝的使者,首先來到沈陽向秦嶺闡述了多爾袞的請求,這種事秦嶺當然不敢做主,於是護送使者前往北京進諫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聽說清朝使者求見要上表稱臣了,這可是天大的喜事,可是他又怕這裡麵有陰謀,不過當他看到秦嶺的信以後,這才放下心來,也知道現在他們是被秦嶺打怕了。崇禎冷笑也該你們擔驚受怕了,這些年可受了不少委屈多虧了秦嶺,才讓他找回了麵子。
崇禎對王承恩說道,先讓清朝使者在驛館裡待兩天,晾一晾他然後再談。王承恩答應一聲下去宣旨了,崇禎皇帝又把首輔周延儒叫來商量這件事。周延儒說道,現在形勢對我們大好,除了讓他們把撫順等地交,還給我們以外,還得進行賠償崇禎點點頭,表示同意。
兩天後,崇禎召見了清朝使者。使者遞上了多爾袞的降表,表示願意稱臣,並獻上金銀財寶作為賠禮。
崇禎龍顏大悅,但仍故作威嚴地問道:“你們此番投降,是否真心實意?”
使者連忙跪地叩頭,惶恐地答道:“皇上聖明,我大清此次是誠心歸降,絕無二心。”
崇禎微微頷首,命人收下降表。接著,他與周延儒商議起具體的條件。
最終,雙方達成協議:清朝不僅要交還撫順等地,還要賠付大量財物;而明朝則允許清朝在北方自治,但須定期朝貢。
消息傳到赫圖阿拉,多爾袞雖心中略有不甘,但也無可奈何。他明白,以清朝目前的實力,與明朝硬拚並非明智之舉。多爾袞心道,這隻是權宜之計,一旦我們力量積蓄夠了,到了那個時候這協議隻不過是廢紙一張,先讓你們高興高興罷了。
多爾滾,把自己的心思詳細的跟孝莊說了,到了這個時候,孝莊也隻得同意,小皇帝還小這一切都是多爾袞做主。多爾袞派出使者交接撫順,把那裡的人馬都撤回赫圖阿拉,不過這多爾袞也是狡猾,隻給明軍留下了空城一座。
否則,接收的官員吃了個啞巴虧,可是也沒有辦法,誰讓你協議裡沒有說好的?至此,清軍和明軍在薩爾滸形成一個緩衝區當做邊界。明朝政府在這裡設立一個市場,市場的建立促進了兩地百姓的交流,也讓明朝和清朝之間的商貿逐漸繁榮起來。然而,在這看似和平的表象下,多爾袞並未放棄他的野心。他暗中培養勢力,等待時機,企圖奪回失去的尊嚴和權力。
同時,明朝內部的政治鬥爭也日益激烈。崇禎皇帝竭儘全力想要重振大明,但貪官汙吏、天災**卻讓他心力憔瘁。而在民間,各種義軍紛紛崛起,社會動蕩不安。
在這風起雲湧的時代,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利益和信念而奮鬥。秦嶺作為明朝的將領,肩負著保家衛國的重任。他深知戰爭的殘酷,也明白和平的珍貴。但麵對多爾袞的蟄伏和明朝的內憂外患,他能否堅守自己的立場,守護這片土地的安寧?答案或許隻有時間才能揭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