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掘進裝置帶來的速度遠比舊的機械掘進器的牽引速度要快的多。短短一小時就到達了四川盆地的邊緣。
麵對高聳的山體和崎嶇的地麵,天蠍也不得不將速度降低開始反複的切換掘進器的狀態。
對於體型龐大的天蠍城來說,要想前往酒泉地區,根本就沒有任何現成的道路。一切都得依賴掘進器一路挖出一條通道,不過唯一的好處就是他們不用繞路。
全程一共一千五百公裡的距離,時間卻需要一個半月。而這還是因為天蠍可以全自動控製,二十四小時運作掘進係統才能完成的任務。
要知道,現代科技中的最先進的盾構機在完美工況的情況下,一天最大也隻有掘進三十米。
挖掘一條三四百米的隧道或者一兩公裡的隧道或許現實,但是一千五百公裡的距離至少需要挖一百三十六年。
而天蠍城那兩個百米的巨型掘進器在挖掘模式下一天就能推進三十公裡幾乎是末世前科技效率的一千倍。
而且天蠍城的掘進與那種隧道掘進還不一樣。麵對山體的時候,天蠍直接會在山上挖出一個巨大的缺口讓山體不斷坍塌,隨後再從坍塌的位置直接挖出一個寬闊如同峽穀的道路直接穿過去。
至於環境破壞這種事情,現在已經完全不需要在意了。
畢竟動植物在漫長的全球輻射塵遮蔽期就基本已經完全滅絕了。
幸存下來的生物全部都是受到病毒和輻射雙重影響的變異種,也根本不存在什麼棲息地之類的概念。
如今的地球毀滅和死亡才是主旋律,任何自己會動的東西都會對人類造成極大的威脅,哪怕是一棵草,一條魚,甚至是一隻變異昆蟲。
看著整座城市很快將一座山挖出一個巨大的豁口,在天蠍城中的幸存者再一次刷新了對自己身處的這座城市的認知。
而在天蠍城移動的時候,方澤也終於借著服務機器人的視角來到了位於暗河三號地下城中心位置的一棟正方形大樓。
雖然整座地下城遍布著高速無線網絡係統,但是對於天蠍來說著實有些難受。
“他們就不能建設好一點的信號中轉設備嗎,這種每秒還在以GB為單位傳輸數據的網絡實在是太緩慢了。”
“這棟樓對信號過濾還特彆強,一會進了大樓恐怕我就沒辦法讓機器人維持全息影像的數據傳輸了。”
方澤有著疑惑的看向一旁的天蠍。
“以天蠍城的通訊模塊都沒辦法?”
天蠍的全息影像瘋狂的搖著腦袋。
“不可能的,雖然不明白其中的技術原理,但是以天蠍城目前的通訊裝置,在穿透地麵幾十米的厚度之後還要穿越一層不明的金屬屏障。等傳輸到地下的時候信號已經很微弱了。”
“之前沒有問題是因為我以地表上降落的尋覓者當做了信號中轉,以後又將通風通道內的軍事機器人當做了信號中繼。在完成數據入侵之後我雖然掌握了六座城市的所有網絡,但是並不能解決地下城內的網絡信號強度不均勻的問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