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告所有地下城,經過最高決議裁定,我們將於未來一段時間和天蠍城相融合,這將會讓我們以最快的速度重返地表,開始我們的家園重建工作。請不要懈怠自身,保持學習和研究狀態,未來還在等待我們去建設。”
隨著通告被發出,所有地下城的高層人員對此都沒有感到任何意外。
最近的測試以及最後的結果報告他們都有看過,甚至有不少還是他們親自提交上去的。
對於天蠍城的科技水準和技術實力,所有人都歎為觀止。
而按照齊三石和周瑞提交的人文報告以及社會體驗報告來看,天蠍城的管理模式更接近於半開放的市場經濟,其所有的物產提供都來自於天蠍城本身,物資的流動則完全依靠市場行為來調整。
隻能說有著計劃經濟體係的影子,但是又稍微自由一些。
至於行政方案和管理模式則完全照搬的末世前的國內方案。
隻不過當下情況特殊,許多行政方案根本是用不上的。
比如工商條例之類的。
天蠍城的所有工廠都是自動化的,且全部歸屬於天蠍城本身所有,城市也沒有額外的地方可以讓幸存者們自行搭建工廠生產商品。
其工作是以任務模式公開給所有人然後征集的人員,核心意義還是在於給人們一些事情做,讓人們從災難中走出來,而不是沉溺在過去,畢竟人太閒就會胡思亂想,也容易出現意外。
在眾多專業人才的分析下,整個天蠍城除了科技方麵其他的信息幾乎都被徹底的解析了。
而就在顧飛安排人員發出通告的時候,隨時監控著所有地下城的天蠍立刻告知了方澤。
“地下城的最高領導已經下達通告了,他們會並入我們。但是我們應該如何安置這麼多的人?天蠍城內的容量基本已經飽和了,兩百萬人加上管理層,總不能再弄三十幾座移動城市出來吧?”
方澤對這個結果毫不意外。
在武力對抗毫無希望,且科技實力完全碾壓的狀態下,強行反抗毫無意義,除了增添一些不必要的流血事件,對於所有幸存者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能安穩的接收這兩百萬的人口對於方澤相當有意義。
不過眼下接收人員是一件事,如何安排這突然出現的龐大人口又是另一件事。
更重要的,是目前天蠍正在測試的知識寫入計劃,如果最終反饋出其成果沒有問題,那麼未來所有人將會因此受益。
科技將不再是限製,自己也可以徹底天馬行空的想象。
利用係統先製造成品,然後再導出技術,最後給人們寫入知識,最終不用學習,不用研究,人人都是科學家,人人都是技術員,所有人都會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
人類將被自己一次性帶入超未來時代。
在經過一次遠程會議之後,方澤和顧飛以及一眾地下城管理人員最終完成了合並事項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