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簫記!
鄧紹群聞報,把寶劍插回劍鞘“我去更衣,馬上就來!”說著,他大步走向臥房,一邊走,一邊轉身指著鄧祥“在家裡好好待著!”
“是……”鄧祥連聲答應道,退回後院。他關上院門,隻留一道縫隙,從縫隙中窺探。父親很快換好了衣服,在兩名親兵的陪同下,離開了家。他料得父親去得遠了,就又打開房門,堂而皇之地走向大門。
守門的家丁攔住了他,畏怯地說“公子,老爺吩咐,公子不能離開家門……”
“混賬東西!礙你什麼事了?”鄧祥喝道,“今天李知府請我過堂赴宴,說有要緊事商量,耽誤了正事,看我不打爛你的狗頭!讓開!”
說著,他伸手把那家丁推了個趔趄,跨出家門。
外麵真好啊!雖然經曆了一夜的冷雨,街道上看起來冷冷清清的;但沿街的店鋪依然掛著五彩繽紛的幌子,天空湛藍渾如水洗,城牆的箭樓上掛著紅彤彤的燈籠,經過風雨的衝洗,在晴光之下,顏色甚至比以往更加鮮紅了。
鄧祥在十字路口的點心鋪買了一斤油酥桂花糕,迫不及待地拈起一塊,投進嘴裡,香甜軟糯的味道讓他雙眼圓睜,透出閃亮的光芒。十字路點心鋪的桂花糕,是柔遠城最著名的點心,鄧祥平時就愛吃。鄧紹群老來得子,母親和妻子都對這個獨苗百般溺愛,從小到大,不知給他買過多少回桂花糕,吃得鄧祥肥嘟嘟的。這次被父親關在家裡已經半個多月,每每想到這一口,都不禁涎水直流。可惜祖母和母親都已經過世,也沒人給他買了。
還沒走到鐘樓,他就把一斤桂花糕吃得乾乾淨淨,兀自有些不過癮。罷了,先去和幾個朋友好好吃一頓,回來了再去十字街買吧。
走過鐘樓,他正盤算著一會兒要吃些什麼,迎麵卻遇上了兩個人,攔在他麵前。
“是鄧祥少將軍嗎?”來人問。
“是我,你們是?”
“我們是知府衙門的差役,李知府請少將軍到府上一敘。”
鄧祥大喜過望。方才出門的時候,他自稱李知府邀請,本來隻是吹吹牛皮,卻不想李知府真的來請他了。他連忙跟著兩個差役向府衙走去。兩名差役精瘦健壯,鄧祥則肥胖而虛弱,很快就走得氣喘籲籲。
鄧祥的腦子很聰明,走在路上,他盤算了一陣兒,大概猜出來,秦士遜來柔遠了。而按照上次秦士遜寫給他的信來推測,他這次來,必然是要了結朱錦的案子。果不其然,剛剛走到府衙門口,他就看見,秦士遜已經在門前等候。他那張嚴肅的黑臉此時堆滿了笑容。
“鄧祥兄弟!”秦士遜一邊向他招手,一邊走下台階。
“老哥誒!”鄧祥笑嗬嗬地迎過去,“老哥哥你可是瘦了不少啊!”
“唉,憂勞國事,哪能不瘦!”秦士遜苦笑一下,“不像老弟你,天天住在這柔遠城內,什麼都不用操心……”
“等這陣兒忙過了,請老哥來柔遠住上一陣兒,小弟我好吃好喝地陪著老哥,老哥要賞光啊!”
“那是必然!那是必然!”秦士遜爽朗地笑起來,“請!”
府衙裡已經有三個人在等候,一個是知府李登府,另外兩個不認識。其中一個比秦士遜還要胖一些,但不如自己肥碩;另一個則瘦得像麻杆,與李知府不相上下。五個人,三個胖子,兩個瘦子,看起來倒是很有趣。
見到鄧祥隨秦士遜進來,三人起身相迎。
“這位是鄧紹群老將軍的公子,單名一個祥字。這是我師兄,姓董名壽,官拜太常寺卿;這位姓武,名璋,剛剛升任禦史大夫。”秦士遜為他們一一介紹道。
“董公好!武公好!”鄧祥滾動著狡黠的眼珠,向兩人問候,又回身向李登府施禮。李登府回了禮,請他在自己身邊坐下。
“老將軍最近安好?”李登府問。
“可是好著呢,今早還看到他取井水澆身。”
“要說我怎麼更敬佩老將軍呢?”李登府笑道,“老將軍從軍五十年,身經百戰,功勳卓著,卻又不像那朱錦父子一樣,是有勇無謀的草包。老將軍熟讀兵書,文韜武略俱全,為將之道遠在朱錦之上!”
“可惜啊,有朱錦壓著,老將軍年過花甲,卻仍然隻是個正三品的將軍!”董壽連連搖頭,歎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