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叢沒有著急做出回答,而是看了一眼魚婦的方向。這一轉頭,恰好與魚婦的眼神不期而遇。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在想一個人的時候,剛好那人也在想著你。
蠶叢已經知道了魚婦的肚子裡有了他的孩子的消息。
魚婦也還記得臨戰前,蠶叢說要帶著她離刃卸甲,過那種采桑養蟬的自在生活。
二人相視一笑後,蠶叢伸出手去輕撫了一下魚婦的頭發。而魚婦呢,則是借勢依靠在了蠶叢的肩膀上。
杜宇終於無法忍受眼前兩個老家夥那旁若無人的親昵舉動,高聲抗議道“你倆能不能考慮一下我們的感受,對麵還坐著仨人呢!”
雖然那個時代人與人之間表達愛的方式向來很直接,但並不代表一萬年前的人類就不懂的什麼是嫉妒。
事實上,在那個毫無約束的時代背景下,人的情感要比現代人豐富的多得多。
有人嫉妒,就會有人羨慕。對於山貓來說,那就是羨慕加欽佩。看著眼前的二人甜蜜的模樣,他不禁在心中暗自讚歎道“不愧是我山貓的偶像!這個在蜀族中出了名的母老虎,在他的偶像麵前就像個小貓崽子一樣溫順。”
巴務生則是一邊繼續偷眼打量著山貓,一邊豎起耳朵等著蠶叢的答案。畢竟蜀族下一步的去向,多多少少也決定著他們這些俘虜的命運。
可惜蠶叢似乎並沒有理會杜宇的抗議,繼續著他與魚婦之間的親昵舉動。一直到杜宇馬上就要抬屁股走人的臨界點時,他才緩緩開口道“去那裡之前,我們還是先去接上杜生和灌灌他們吧。”說罷,他將視線從魚婦的身上移開,看著杜宇,頓了一下,問道“你不想見見他們嗎?”
杜宇愣了一下,旋即用力擺著手說道“我才不想見那個固執的老頭子呢!”他想了想,撇了撇嘴,繼續說道“更不想見那個隻會像個女人般大喊大叫的家夥!”
柏灌和杜宇從小一起長大,一直就是死黨的關係。杜宇當年率軍出川,本來柏灌是要跟隨而去的。
可那時正是巴、蜀兩族間的戰爭最為焦灼的時候,所以柏灌堅持要獲得族內長老們的同意後才肯行動。
而對上層訂製的戰略早已心懷不滿的杜宇,為了防止受到蠶叢等人的阻撓,堅持要不辭而彆。
親如兄弟的二人,就這樣因為原則的問題,選擇了分道揚鑣。
在沒有找到一個可以徹底解決兩族紛爭的辦法之前,蠶叢隻想維持現狀,而不是妄造殺孽。
在這一戰之前,杜宇則一直認為那些話隻是蠶叢無能的借口。
而在那燃燒著的數萬具同類屍體麵前,他才終於對蠶叢口中的殺孽,有了一定的認識。
內心中,更是被蠶叢的計謀所徹底折服。
否則,他也不會在這裡一直追問蠶叢族群的去處,而不是像從前那樣直接率隊出走了。
對於杜宇的回答,蠶叢早有預料。隻是這種拙劣的口是心非,又怎麼會騙的了蠶叢呢。
杜宇若是真不關心他的父親和他的好友,就不在開戰之前有“其他人都去哪裡了”的問題了。
蠶叢微微一笑,不去理會杜宇的言語。自顧自地講解起自己關於這一戰的全部署來,在講到杜生和柏灌的分工時,他特意講的很詳細。
而杜宇自然聽的也是倍加仔細。
但蠶叢可不僅僅是為了說給杜宇一個人聽而已。
在講解時,蠶叢一直注意著的,其實是巴務生的表情變化。而巴務生那瑟瑟發抖、汗流浹背的模樣,便是蠶叢最想要的結果反饋。
蠶叢此行的真正目的,是要帶著這些投降的巴軍,將他未來的及用到的那些部署都經曆一遍,以便徹底抹殺這些人心中可能依舊存在著的僥幸心理。
至於說接上柏灌與杜生,不過是順便去做的事而已。
蠶叢真正的計劃,是要徹徹底底地征服巴務生以及這些俘虜以後,再將他們全部遣返回去。
他要在這些人的心中,種下一顆反戰的種子。等著它生根發芽,最後成為可以阻止兩族之間再度發生戰爭的參天巨樹。
最不濟,也要讓他們對蜀族產生畏懼心理,不敢輕啟乾戈。
最主要的是,蠶叢確實想到了一個或許會徹底解決巴、蜀兩族紛爭的辦法。
隻是在去實施之前,他必須要讓巴族充分認識到蜀族的力量。
以免巴族會對蜀族接下來的行動產生什麼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