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鎿
呂雲澄甚至在這之上感覺到了一絲熟悉的氣息。
右手淩空虛抓,陵寢外部的劍匣自動打開,天晶劍飛射而至,靜靜地懸浮在這把古劍之前。
大橘和燒雞不解的看著呂雲澄,呂雲澄笑道“如果我告訴你們,這兩把劍本就是一體的,你們信不信?”
大橘和燒雞非常不給麵子,同時快速的搖頭。
“或許這兩把劍曾經不是一體,但從我到達這裡開始,這兩把劍就是一體的,當這兩把劍融為一體,就是朕的——天劍!”
呂雲澄真元運轉,催動大煉寶術,兩把劍在大煉寶術的作用下緩緩融合,淩雲窟內仿佛響起了龍吟,散發出一股股祥瑞之氣。
鳳凰麒麟都是瑞獸,自是不會讓呂雲澄專美於前,同時釋放出自身氣機。
一時間,漆黑幽深的洞穴中霞光萬道,瑞彩千條,有仙樂從天外而來,充盈在每一條密道之內。
雙劍融合還需要一段時間,呂雲澄也不心急,就這麼放著,緩步走到那些陪葬品旁邊,觀察那些還未徹底損壞的陶器。
這些陶器並非是神兵奇寶,上麵的顏料也不是特彆珍貴,若非處在龍脈之地,早就已經破碎朽爛,如今卻還保留了大部分。
畫作線條雖然簡陋,卻也能看出鑽木取火、伏羲演卦、神農嘗百草、逐鹿之戰等內容。
就在呂雲澄觀察之時,正在融合的兩把寶劍突然生出變化。
就在兩把劍融合到一半的時候,天晶劍自行晃動,施展天子劍法,引動了呂雲澄的龍氣。
龍脈受到龍氣牽引,飛射而出,內部精華一分為二,一部分彙入到天晶劍內,另一部分彙入到呂雲澄體內。
先賢饋贈,不可浪費。
呂雲澄立刻盤膝坐下,五心向天,煉化彙入體內的能量。
大橘和燒雞對視一眼,守在呂雲澄身邊,為呂雲澄護法。
……
神移虛空!
呂雲澄沒想到的是,龍脈之內竟然也有類似於神移虛空的精神印記。
隻不過這一次講解的既不是獨孤戀兒也不是女媧娘娘,而是一個淵深如海的男子。
男子身上環繞著一層龍氣,一層獨特的水汽,還有一股頗為淩厲的氣機,腿腳微微有些跛,似乎是受過損傷,顯然就是那具骸骨。
大禹!
不必說半個字,呂雲澄便知道眼前人不是軒轅黃帝,而是大禹。
他的腿腳是因為治水而跛,並據此創出了“禹步”,道家之人常以禹步踏罡步鬥,隻看站立的動作,便認了出來。
呂雲澄上前施了一禮,道“武朝呂雲澄,見過禹帝。”
“皇弟免禮,皇弟免禮。”
兩人是在精神空間以精神交流,不必開口講話,呂雲澄倒也不會聽錯。
因為根本就沒得聽。
不過“皇弟”這個稱呼有些詭異,那個時候不是應該成為“共主”麼?到他兒子那一代才改稱為“大王”啊!
大禹看出呂雲澄心中疑惑,笑道“方才我已經通過鳳凰和麒麟,了解了神州大地這些年的變化,我是不是該自稱為朕?”
“您隨意,您開心就好。”
“算了,我沒有這種興趣,我留下這個精神印記,就是為了給後人講一個湮滅在史書記載的故事。”
“皇兄請講,弟洗耳恭聽。”
“皇弟可曾聽過天哭和無字天書?”
“聽過。”
天哭的神妙不必贅述,無字天書卻是大禹治水時期出現的一件異寶。
據說是某一位人族大能,凝聚自己畢生修為而成,雖然空無一字,卻載滿一切問題的答案。
一旦有人翻開它,便會根據翻書人最深的執念,回答他最希冀的那個問題的答案,或者預見那人的命運。
缺點是每個人隻能翻開一次。
大禹為了治水已經窮儘精力,心思全在治水之上,翻開無字天書,立刻獲得了治水之法,成功治理黃河水患。
昔年神行太保想要獲得無字天書,開啟千神大劫,結果算計還未開始,便被呂雲澄轟成了齏粉。
大禹看過無字天書,這是有相關傳聞的,可天哭不是隻有唐玄奘和泥菩薩看過麼?
“昔年我曾經無意間尋到了天哭,從中得知未來將會發生一場大劫,苦思解決之法而不可得。
我把此事告知了伯益,伯益窮思苦想,直到心中唯有解決大劫的念頭,這才去翻看無字天書。
無字天書顯示了十六個字風雲際會,乾坤顛倒,聖君共主,天劍碎虛。
我二人參悟許久,最終定下了這個千年遺計,鑄造九鼎,鎮壓神州大地氣數,人為製造出這一風水格局。
同時修行一門特殊的心法,把骨骼化為龍骨,用畢生心血真元凝聚出一條龍脈,留給後世那位能讓乾坤顛倒的聖君。”
“皇兄怎麼確認是我呢?”
“因為我感覺到了你身上的龍氣,如果沒有感受到龍氣,龍脈便會收斂氣機,最終自行毀去,在另外一地重新化為龍脈。”
“那處地方是……”
“伯益的葬身之地。”
呂雲澄心中了然,怪不得原劇情中的龍脈非常名不副實,而且到了風雲三時期又出現一條龍脈。
原來如此。
“皇兄可知,我是命外之人,從天外而來,天哭都不能把握我的命數,無字天書如何能夠看得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