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武天下!
在第一次吐納後,祈翎清晰地感覺到了身體的異樣變化,精氣神十足,對未來的修煉充滿信心。
漸漸,
他開始了規律的修煉習慣。
日出前吐納半個時辰,日出後進行體能和力量的訓練。
《輕風八式》是一本輕功武學,想要做到身輕如燕,就必須把身體練得靈活多變,最基礎的修煉方法便是“負重疾跑”,奔跑,跳躍,滑翔,踏物借力,蜻蜓點水,草上騰飛,飛簷走壁,乘奔禦風,八招八式,循序漸進。
《一刀斬》是最基礎的拔刀練習,拋卻繁瑣華麗的招式,講究一擊必殺。高手過招哪兒有那麼多花架子?除非旗鼓相當,否則兩三招便能分出勝負。
《苦禪心經》是禪宗最基礎的內功心經,吐納天地靈氣時,在心中默念,在腦中領悟。
在領略了輕功、劍招、心法此三類的修煉方式後,祈翎的野心不再局限於基礎,他試著在閱樓裡尋找更高階的武學,道宗的《春秋經》,儒宗的《君子劍十二篇》,禪宗可就多了,《一陽指》,《開碑掌》,《龍抓手》,《三十六路洪拳》,《七十二路譚腿》,果然不負那句“天下武功出禪宗”的流言,諸多流傳於世的武學功法都來自於京州空海寺。
再者,除修煉武學功法之外,祈翎還廣泛閱讀百家文獻,從殿堂高論,到市井雜學,從百官銘誌,到江湖英雄,天星占卜也學,奇門遁甲也究,兵法,治國,齊家,正史,野史,丹青,繪畫,庖廚……
學,學無止境。
原來腳下的這片大地上並不止大燕王朝一個國度,還有生活在寒涼地區的遊牧蠻夷,癡長在原始森林中的山精鬼怪,沉睡在無儘黑夜中的不死屍族……
原來當今皇帝的年齡跟自己一樣大,十二歲便做了大燕王朝的天子。
原來在北方也有一個富可敵國的‘司馬家族’,生意做得似乎比宇文家還大。
原來禪宗的和尚不一定會吃素,文縐縐的儒士也有當將軍的。
原來大燕王朝的婚姻製度是一夫一妻多妾製……這樣子總是不太好的。
道宗之首是天門山的淩虛派。
禪宗之最坐落於渭京空海寺。
儒宗大家分彆是九清賢莊與黃山書院。
最不受武林待見的門派是陰陽七星宗。
號稱“修道第一人”的是淩虛道祖衣白元。
當世第一劍客叫做賀蘭樓,正在皇帝身邊當侍衛。
儒宗第一高手是九清賢莊的莊主慶餘庚,第一賢士是黃山書院的司馬如空。
禪宗第一僧為苦無大師,聽說他與寺院中的“千年大活龜”同歲。
公認的天下第一大美人兒是鳳凰山莊的慕容雲珠。
“什麼嘛,長得還沒我娘一半好看,連銀憐都比不上,還敢稱作天下第一?”
少年抱著那副“天下第一美人圖”,滿口咂舌,他這個年紀還未曾經曆過風花雪月,當然看不出慕容雲珠的風韻猶存。
……
……
如此,日複一日,光陰似箭,一轉眼便過去了三個月。
祈翎長高了一點兒,身體也結實了許多,眉目間的懶散被英氣所替代,身姿挺拔,氣宇軒昂,《輕風八式》已修煉至第五式“蜻蜓點水”,現在他過河,隻需在水麵輕輕一點,漣漪不過兩三波,人便可到達對岸。
《一刀斬》與《君子劍十二篇》也已參悟了大半,現在他隻用一柄木劍,出劍即可斬斷碗口粗的樹乾,練起劍招來更是虎虎生威,飛沙走石。
吐納氣息時與內功心法想結合,修為與內力也能相輔相成,現在他隻要往蒲團上一坐,飛禽走獸都會前來與他親昵嬉戲。
老道每個月都會準時送來丹藥,吃下這些丹藥後,渾身力量源源不斷,一個月不吃不喝也不會覺得饑渴。
祈翎覺得是時候了,便背上木劍,徒手徒腳,勇攀高峰。
事實證明,若本事過硬,再險峻的山峰也不過如此,隻要懸崖上有一株青草、一顆懸鬆,他便能借力而上,登頂千丈高峰,半個時辰不到矣。
峰頂果然放著那份期盼已久的家書,少年坐在懸崖邊,一字一句地品讀起信裡的消息。信裡有兩種不同的筆記,前半部分雄偉奔放,後半部分婉約大方,一看就是那對夫妻你儂我儂之作。
少年隻把信看了一遍,並沒有流淚感慨,默默地把思念藏進心間,再看眼前雲霧繚繞的眾山峰,一種前所未有的動力刺激著身體,他放聲大喊
“我一定要取走仙劍!”
“我一定會娶走銀憐!”
“我一定能天下無敵!”
呐喊空響,蕩氣回腸!
……
半個時辰上山,小半刻鐘下山。
苦修了三個月,少年決定給自己放個假,於是去“雜物間”各挑選一件漁具和弓箭,開始了今日的悠閒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