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華胥氏的阿姆乃是人族中頂級的大部落華陽部落的首領。
華胥氏作為華陽氏最出色的女兒,不管能力也好,還是武力值都是人族之中一頂一的存在。
若不是因為如此,華胥氏是怎麼在如此年紀便獲得部落民眾的認可,從華陽部落分出來建立這個新部落?
且不說華胥氏誕下麟兒所引發的周圍部落歸心等等一一係列的反應。
就說那伏羲降世之後,或許是天道又或許是人道的緣故,華胥氏為其取名的時候,不知為何,也取了伏羲這個名字。
除此之外,伏羲也不失眾望,成功詮釋了什麼叫做天神之子。
三月能言,一歲能走,三歲便能記下部落的大事記,六歲的時候便能分擔華胥氏扛在肩上的擔子。
八歲的時候伏羲卻是開始思考天地萬物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那樣……
此時的伏羲仿佛化身為十萬個為什麼,每天都有許多問題跑來問華胥氏,以及部落之中的老人。
開始的時候華胥氏還在為伏羲的聰慧而感到高興,畢竟其他人家的崽子在這個年紀,哪個不是在玩泥巴,唯有伏羲每天都在思考。
但是隨著時間過去,伏羲所詢問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多也變得越來越複雜,已經不是華胥氏以及部落之中的老人所能夠回答得了的了。
這讓華胥氏感到失落的同時也感到一陣驕傲。
心中祈禱著,八年前那個自稱為人教教主的老子聖人趕緊來收徒,不然她們實在扛不住了。
“阿姆,阿姆,大魚會生小魚,小魚長大了又會生小魚,為什麼我們不把小魚養大了,讓它繼續生小魚,到時候我們部落中就不會缺少魚了……”
“阿姆,阿姆,天上為什麼會下雨啊?那是天在哭嗎?而且下雨了之後還有五顏六色的彩虹,那是不是天在笑啊?”
“阿姆,阿姆,我們吃飯為什麼要用手抓呀?每次吃了之後還要洗手,太麻煩了,你看我用兩根小棍子吃飯,就不怕手被弄臟了……”
“阿姆,阿姆,我每天都有夢到一個老爺爺,他說什麼收徒的時間到了,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
華胥氏對伏羲的問題不由感到無語,這大魚生小魚,小魚再生小魚,子子孫孫無窮儘也的這個問題,她確實采納了,但是養魚也是個技術活,一個不注意就直接養死了。就華胥部落中的那個魚塘,還是實驗了無數次的結果。
而且華胥氏怎麼知道天為什麼會下雨,這不是常識嗎?天該下雨的時候就下雨了,哪裡來的那麼多為什麼。
而且天又不是人,怎麼會哭還會笑的。
想到天可能是某種生物,華胥氏頓時感覺一陣雞皮疙瘩遍布全身。
還有用木棍吃飯的事情,確實可以節省不少時間,避免每次吃飯都要洗手。雖然開始的時候不太適應,但是時間久了確實也習慣了,這倒是成為了華胥部落的一大特色。
最後伏羲的那個夢境……
華胥氏覺得,這伏羲還是讓老子聖人來教吧,她實在教不了什麼了。
而且算算時間,距離當時老子聖人所說的時間剛好。
這幾年的時間,老子都在關注著伏羲的一舉一動,但是並沒有來打擾華胥氏與伏羲母子之間的平靜生活,對於伏羲的聰慧,老子雖然心中有所預料,畢竟作為先天神隻而且還是準聖大圓滿的大能轉世,不聰慧才是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