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醜妻有點悍!
蘇可夏自進京以來還沒見過世家府邸是什麼樣子的,雖然她進過皇宮,但也不敢在期中隨意走動,生怕招惹什麼殺身之禍。
她隻見過太子東宮和壽安宮。然而這兩處宮殿一點兒也對不起自己主人尊貴的身份,素淨地還不如她見過的一般富裕人家的裝飾。
因此,對於武安侯府一行,她顯得十分期待。畢竟,這是她真正意義上第一次見到權勢人家的府邸。
從外麵看,武安侯府,一點都不愧於它的名字。厚實樸重,隻靜靜立在那裡,便有一股衝天的肅殺和威嚴之感。
或許是出身同樣嚴肅莊重的武術世家的緣故,蘇可夏對於這種相似的環境適應良好,麵色沒有任何變化。
“哈哈,我就猜到殿下今天下午就會到,我猜對了,老衛,拿錢。”一陣雄渾的笑聲響起,蘇可夏尋聲望去,隻見兩個人從武安侯府內走出。
說話的是其中一個穿盔甲的中年男人,體格雄偉,皮膚黝黑,長相硬朗英俊。而他身邊的,則是一個與他完全不同類型的中年美大叔。
那人身材頎長,容貌俊秀,穿著一身樸素的書生袍,如果不是他過於出眾的相貌,走在街上看著就隻是個普通的書生。
然而,就是這麼個普通的書生,卻讓蘇可夏態度更為慎重,她不怕那個身穿盔甲之人,因為那人的危險,是擺在明麵上的危險,讓人是可以應對的危險。
而那個書生袍的男人,卻更像是一條毒蛇,平日裡隱藏的好好的,讓你無法發現,但他一旦決定動手,那便會出其不意,一擊致命。這種隱於暗處的危險,讓蘇可夏渾身都在叫囂著“危險,快離開那裡!”
蘇可夏的臉色都白了,但她不敢退縮,隻能拿自己的氣勢去對抗,雖無大用,卻讓她好受了那麼一點兒。直覺告訴她,不能退,退了的話,她以後一定會後悔的。而蘇可夏,一張十分相信自己的直覺。
直到太子方啟晗幾步上前,替她擋住了全部氣勢,才讓她緩過來喘了口氣,同時也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太子殿下的真實實力到底有多恐怖。
“舅舅。”方啟晗的聲音低沉,卻帶著一絲警告之意。看清自家侄子眼中的警告,美大叔撇了撇嘴,收起了自己的氣勢,“唉,真是兒大不中留,留來留去留成仇啊。這還沒怎麼樣呢,就開始胳膊肘往外拐了。”
“你就是活該,明知道晗兒不喜歡還要這樣做,你這樣的下場都是自己作的。”
俊朗男人嗤笑一聲,又看向蘇可夏,臉上帶了一絲笑意,“是蘇姑娘吧,我是衛子毅,是晗兒的三舅舅。這是周成蹊,晗兒的二舅舅。”
衛子毅,現任武安侯,衛皇後嫡親大哥。周成蹊,現任定國公,周太後嫡親二哥。
腦海中閃過小影子對這兩人的介紹,聽到他們自稱太子舅舅,蘇可夏知道,傳言確實無誤,定國武安兩家果然果然親如一家。
不過也確實是,雖然按照太後那邊來算,太子本應喊定國公為舅公而非舅舅。看來先皇當年乾的事,估計是被這兩家人嫌惡心,因此才會讓太子隨母親那邊喊舅舅。
不過,不隻是這兩家人,先帝當年的行為確實讓人不恥,因為當年剛剛十三的周皇後的年紀比他最小的兒子,當時不過十七的太子還要小幾歲。
蘇可夏確實沒猜錯,這樣的稱呼確實是因為這個原因而起的,但它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現在還不是她該知道的,除非,她真的確定永遠和太子在一起,不管發生什麼都不會背叛太子才有可能得知這個秘密。
“見過衛國公,武安侯。”蘇可夏走出太子背後,大方地向兩人行了個禮,這讓衛國公臉色和緩了些,識時務,知進退,卻又大膽聰慧,敢於直麵挑戰,難怪太子會看上這麼個孩子。
“太子殿下是來看歸遠那小子的吧。”武安侯很清楚太子這次出門是為了什麼,索性沒外人,便壓低了聲音,“這是的事是歸遠自己主動撞上去的。
如果隻是普通的縱馬行凶,沈閣那老小子輕易就能擺平。好不容易有個可以整到沈家的機會,當然是不能放過了。”
他頓了頓,“這是那小子的原話。不過也幸好那小子聰明,知道護住關鍵部位,因此看著挺嚴重的,其實都是皮外傷,以他那個皮糙肉厚的模樣,玩不了兩天就能好了。
因此我決定趁著這小子看著還比較淒慘,今天下午就進宮去向陛下告狀,哪怕撒潑打滾,也要讓沈家為此付出代價。”
還沒為聽到一個熟悉的名字而感到開心,聽到這番話的蘇可夏嘴角抽了抽,還撒潑打滾呢,這武安侯可真不講究身份,還對不起自己那粗獷的的樣貌。
估計陛下也就是看在已逝的先皇後的份上,再加上武安侯確實憨厚且心思單純一心隻忠君,他早就命人在武安侯開口以前就把這個不靠譜小舅子扔出去了,哪裡還輪得到讓他在這裡瞎囉嗦。
“嗤,”剛剛被嗤笑的定國公終於找到機會把嗤笑還回去了。“說你蠢你還是真蠢,一點兒都不造假。你以為陛下不知道你家小子私底下怎麼做的,告狀可以。彆因小失大,還連累打了太子。”
“知道了。”被罵蠢的武安侯看起來一點兒都不生氣。他和定國公一起長大,從小就被定國公罵蠢,他都已經習慣了。
“那你說怎麼辦?”他習慣性地征詢著定國公的意見,就跟他們幼時,有什麼需要做決定的都依靠定國公拿主意,他隻負責行動就行。那時候,他們一文一武,打遍京城無敵手。
“我說怎麼辦?那是你兒子又不是我兒子,你就不能自己想想嗎?”定國公有些抓狂,就因為小時候身體不好,不能親自動手才會找到衛子毅這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家夥當打手的。
說著,看向太子殿下,“殿下,這裡不方便,裡麵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