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醜妻有點悍!
敲門聲三長一短、間隔均勻,在此之前,蘇可夏卻並未聽到任何動靜,包括呼吸聲和腳步聲。由此可見,來者的武功之強和對自身的掌控力之高。
“進吧。”方啟晗起身,整了整身上的常服快步迎了過去,“您來了。”
蘇可夏忍不住詫異,來者究竟何人,居然能夠讓堂堂大啟儲君都嚴肅以待,甚至是尊敬。
來人看起來年過五旬,仍須發濃黑,俊朗不凡。一身長袖廣衫,卻並無文人墨客之翩然飄逸,龍行虎步間予人壓迫之感,虎目掃過更顯氣勢威嚴。
來人入內,雙手抱拳行了個簡禮,“老臣見過太子殿下。”
“外祖不必行此大禮。”禮還未行,便被方啟晗攔下,“您這是折煞啟晗。”
“殿下,禮不可廢。”來人正色道。待看到蘇可夏時,神色突然變得溫和起來,“這位,便是太子口中常常提到的蘇可夏蘇姑娘吧。老夫衛景蒙,衛遠歸那個欠打的皮小子的祖父。”
此話一出,蘇可夏便徹底明白了此人的身份。老武安侯,衛皇後之父,太子外家,手握大啟三分之一軍權,常年鎮守西北的鎮北大將軍衛景蒙。
眼前之人的任何一個身份都足以讓人崇敬,特彆是因為在前世因為家族原因而對保家衛國之人十分敬仰的蘇可夏來說,老武安侯鎮守西。北幾十年的豐功偉績更讓她敬仰。
因此,蘇可夏與老武安侯說話時更加尊敬,行動也更加恭敬。她行了個大禮,“可夏見過鎮北大將軍。”
“蘇姑娘不必多禮,你與我孫兒交好,便隨遠歸那小子一起叫我祖父吧。”老武安侯活了那麼多年,又能在邊疆和朝堂沉浮幾十年而不倒,眼光毒辣,自然可以分得清他人對自己的敬意,有幾分真幾分假。
而如今他在蘇可夏眼中和行動上,看到了十足的敬意。若非蘇可夏對自己是真的尊敬,那便是她的演技真的好到可以騙過自己這雙眼。
而老武安侯確信,蘇可夏是前者而非後者。若她真是一個虛偽之人,一向靈感敏銳的太子殿下是不會與之相交,還對其情根深種,甚至不惜為此坑算喜愛悠閒的皇帝陛下,讓他不得不鎮守京城,整日忙於政務無法抽身。
“這恐怕有些不妥,”蘇可夏抿唇,不明白為何第一次見麵的老武安侯對自己是如此的親近信任。哪怕其中有太子殿下的緣故,也不該與如此,仿佛是真的把自己當作晚輩了。
她哪裡知道,不止武安侯府,整個定國公府和皇帝陛下,還有太後娘娘,早就視她為自家人。畢竟,在她自己都不知情的時候,太子殿下身邊的人早已將她看作為未來的太子妃了。
“有何不妥?老夫第一眼見到你,便覺得你與我衛家有緣。”老武安侯笑眯眯地撫了扶長髯。
“不知蘇姑娘是否婚配,對我家孫兒印象如何。若是覺得不錯,是否有發展下去的意向。若是不喜歡我家孫兒,老夫手下還有許多青年才俊,可供蘇姑娘挑選。”
“多些老將軍喜愛,隻是可夏與衛世子隻是普通朋友,我二人情同兄妹,此外並無它情。恐怕要讓老將軍失望了。”
蘇可夏一頓,完全沒想到,看上去這麼威嚴的老武安侯,私底下居然這麼愛做媒。
“真的不在考慮考慮嗎?看在太子殿下的麵子上,老夫是絕對不會蒙騙於你的。”老武安侯並不打算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若是看不上兵家子,老夫也可請夫人出麵,為蘇姑娘相看京中才俊。”
“這……老將軍,可夏暫時真的不需要。”蘇可夏有些為難地看向方啟晗,太子殿下救命,您外祖殺傷力過於強大,我一個小小平民招架不住。
“外祖,適可而止,莫要再開可夏玩笑了。”方啟晗輕咳兩聲,雖然看外祖父這樣捉弄可夏挺有趣的,但他也知道過猶不及。若真的將蘇可夏惹惱了,那才不好呢。
“蘇姑娘,老夫剛剛是在和你開玩笑的,莫要放在心上。”老武安侯哈哈一笑,“隻是見蘇姑娘如此有趣,便忍不住想要逗上一逗。”
“可夏莫要在意,外祖他並無惡意。”方啟晗解釋道“外祖見到喜愛的小輩時,便總是這般喜愛玩鬨。父皇幼時初見外祖也被這樣開過玩笑。”
蘇可夏默然,她當然不會責怪老武安侯了。她能看得出來,老武安侯那些話說出來隻是為了逗她玩,順便緩解她見到大人物時的緊張。
說實話,她對老武安侯這個性格真的挺懷念的,前世她的祖父也是這般老頑童,如今再次得見此種性格,心中自然歡喜。
“彆提你父皇。”提到皇帝陛下,老武安侯多少有些咬牙切齒,“隻是看他好玩,與他開個玩笑而已,誰知竟真的把我女兒拐走。”
聽到這裡,蘇可夏還有一些忍不住想笑,這可能便叫做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
老武安侯見到順眼的小輩便喜愛這般逗弄,卻未想到有一天自己真的與其中一個小輩成了一家人,那人求娶的,還是自己最最珍愛的女兒,偏偏礙於那人皇帝身份,自己還無法拒絕。這般憋屈之事,足夠老武安侯記掛一輩子了。
“殿下,老臣此番前來,是為了洋芋之事。”嬉鬨完畢,老武安侯正了正神色,“臣聽聞,洋芋畝產可超五石?”
“確有其事,”談起正事,方啟晗也變得嚴肅起來,“隻是此事目前還隻是一次實驗,或批有偶然。外祖若不介意,可在嵩縣停留一段時日,下批洋芋不日將會成熟。屆時您可親自前往,自觀真假。”
“可,”老武安侯頷首,他來此地本就是為了洋芋之事,若真如太子殿下上表中所說,畝產之豐,那可真是大啟之福,百姓之福。
“蘇姑娘,聽聞此事乃你之主意,若為真,那便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老武安侯頓了頓,行了個大禮,“老夫代邊關幾十萬將士感念蘇姑娘大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