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和張碩在報刊發行後,贏得了眾多人的支持與擁護。這些支持者無論是出於對土人的同情,還是對礦工遭遇的憐憫,都紛紛對李逸和張碩的義舉表達出堅定的認可與支持。
在眾人齊心協力地推動下,勞動社館應運而生。這座社館旨在為土人和工人提供多方麵的援助,包括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況、協助他們返鄉等等。
眾所周知,東宋朝廷明令禁止奴隸貿易,但並未製定具體的法律條文來規範相關事宜。正因為如此,許多人被偷偷販賣至雍陽礦場,其中不乏被騙至此者。
李逸等人深知這些人的困境,不忍心看到他們無辜受苦甚至失去生命。於是,他們毅然決定創立勞動社館,為那些無家可歸或流離失所之人提供一個臨時棲身之所。在此期間,李逸還會不遺餘力地幫助他們尋找合適的工作機會。他明白,如果隻是一味地施舍,這些人可能會變得懶散頹廢,無法真正自食其力。
幸好雍陽這裡有著眾多的工廠,像是燒磚廠、製瓦廠等等,可謂是五花八門,應有儘有。再加上李逸在雍陽當地頗有些名氣,那些老板們也會賣他幾份薄麵,所以尋找一份工作對於李逸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
而且,在這些工廠裡工作的薪酬待遇也是相當不錯的。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其實很簡單:真正的東宋人根本不會選擇到這些工廠來打工。畢竟,無論是真正的漢人還是被官方認可的土人,他們都是過去幾十年間發展的受益者。
儘管如今東宋國內仍有許多尚未開墾的土地,但東宋朝廷卻明令禁止人們隨意開墾。畢竟,現有的開墾土地已經足夠使用了,又何必再去費力開墾新的土地呢?
此外,由於此前東宋人在開墾土地的過程中,曾大規模地驅逐土人,並搶占了大量土地,這使得後來被同化和吸納的土人失去了自己的土地,無奈之下隻能淪為宋人的佃戶,靠為他們勞作謀生。
需要明確的是,純正的漢人口其實僅有四百餘萬而已,這裡麵還包含了那些被同化的族群。然而,這些漢人卻占據著超過八成的土地資源,幾乎每個人都可稱得上是地主。
當然,自明朝遷徙而來的漢人依然能夠延續過去的政策優惠,而其他土著居民則無法享受同等待遇。儘管土著居民已獲得東宋朝廷認可,但東宋朝廷並未徹底解決相關問題。
東宋朝廷內部已經有人意識到了這一狀況,並積極尋求解決方案:一方麵通過思想層麵的融合來實現同化;另一方麵,則是逐步提高土著居民的待遇水平。
然而,這無疑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某些地區,如南蓬萊等地,由於土著居民數量較少,同化進程相對順利;然而,在南洋等地域遼闊、土著眾多的區域,同化速度就明顯較為緩慢。
“夢薇,這裡就是你所說的勞動社館呀!簡直比我想象中的好太多啦!”陳祺一邊興致勃勃地打量著四周,一邊情不自禁地向趙夢薇感歎道。
“怎麼樣?我沒說錯吧!我早就跟你講過,這裡相當不錯哦。這裡一點也不亂!那些所謂的‘土人’可不像某些人謠傳的那般不懂禮數、把這裡搞得烏煙瘴氣的。他們其實非常愛護這個‘家’呢,你瞧,你現在所能看到的好多裝飾品,都是他們親手布置的喲。”趙夢薇自豪地解釋道。
“好好好!我的趙大小姐,算我服了你了,這下總行了吧!”陳祺笑著回答道。
“嗯……不過話說回來,都過去這麼久了,他們怎麼還沒來呢?”陳祺疑惑地問道。
“再耐心等等嘛。我太了解李老師了,他不到完成手頭上的工作那一刻,是絕對不會過來的。”趙夢薇淡定地答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