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現在大漢朝廷烏煙瘴氣的,朝政都被十常侍和外戚把控著。
現在何進是大將軍,掌管天下兵馬,就那個殺豬的,大傻子一個,還能指望他們能練出什麼精兵來嗎?
青州,一共有七大郡國,分彆是平原郡、東萊郡、樂陵郡,濟南國、北海國、齊國、樂安國。
北海郡,治所在營陵城,此時孔融就率領著三萬兵馬駐紮在這裡,而管亥率領二十餘萬黃巾軍,將營陵城圍的水泄不通。
很快,趙霖一行十二人就來到了營陵城周圍,見到營陵城被圍的鐵桶一般,趙霖抽了抽嘴角,看著旁邊的張寧,一臉的無語。
“寧兒,你們黃巾軍打仗,都是這麼打的嗎?
好歹也得講究點策略吧,雖然管亥比波才要聰明不少,敵人無法用火攻之術。
但是把老弱婦孺全都弄上戰場,看著聲勢倒挺浩大的。
但是總的來說,弊大於利。到底圖啥啊?”
張寧撇了一眼趙霖,翻了個白眼:“夫君,你不要站著說話不腰疼,要是精銳兵馬足夠,誰會把所有人拉上戰場啊?
我們黃巾軍,唯一的優勢就是人多。
無論是兵器鎧甲戰馬糧草這些實際的東西,還是兵法打法紀律性這些看不到的東西,全都比不上官軍。
不靠著這個優勢,根本就沒法打。
你說的精兵戰略,也不是沒人懂,可是條件不允許啊。
不靠著人數優勢,很容易被官軍滅掉的。”
聽了這話,趙霖伸出手,輕輕拍了拍張寧的小腦袋:“寧兒,說你們笨,你們還不服氣。打仗,不是這麼打的。知道黃巾起義為什麼敗嗎?”
張寧沒有說話,就這麼靜靜地看著趙霖,大眼睛忽閃忽閃的,相當萌。
聽到趙霖說起這個話題,郭嘉和戲誌才也是湊了過來,他們倒是要看看,趙霖在這件事上到底有什麼見解。
“第一,寡不敵眾。
黃巾起義爆發後,你們要麵對的,不隻有朝廷官軍的鎮壓,還有各地世家大族大大小小的義軍,比如說我二叔趙雲這樣的。所以敵人眾多,失敗也是正常的。
第二,叛徒出賣。
這是對整個起義傷害最大的一個突發情況。
唐周叛變,使得老丈人不得不倉促發動起義,三十六方渠帥之間配合成了很大的問題,各自為戰,很容易被各個擊破。
而且因為唐周的出賣,洛陽的計劃全部泡湯,朝廷的領導班子並沒有什麼大的損失。朝廷沒了後顧之憂,才能全力鎮壓各地的黃巾叛亂。
第三,各自為戰。
黃巾軍中,缺乏有戰略頭腦的領袖人物,也就是一個仰觀天下、隨機應變的軍師。
起義後,各地的義軍沒有迅速集結起來,分散在各地孤立行動,甚至沒有支援配合,這就給了官軍各個擊破的機會。
同時,黃巾軍中還缺乏會打仗的將領。無論是張角、張梁、張寶,還是波才、張曼成等人,個個隻知道固守一城一池。
攻城的話,就是像管亥這樣圍著,跟官軍拚消耗,實在不是明智之舉。缺乏靈活的戰術,隻會被動挨打,失敗也是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