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
繁星點綴的天空下,郝強沒有回到香蜜湖彆墅。
他給秋雨晴打了個簡短的電話,便決定在公司38樓的家過夜。
這裡,住在這裡,可以俯瞰整個城市,燈火闌珊中,仿佛能觸摸到城市的脈搏。
也可以遠望大海,吹吹海風。
最近,eb光刻機項目如火如荼,郝強心裡頗為憂慮。
白天公司事務纏身,夜晚卻是難得的思考時光。
他需要這樣一個寧靜的夜晚,來梳理紛繁複雜的思緒,為未來的決策做好準備。
值得欣慰的是,刻蝕膠和光刻膠等輔助材料的研發進展喜人。
科研團隊日以繼夜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預計在今年7月份就能結束研發,順利進入量產階段。
就差eb光刻機這個最難啃的項目了。
郝強坐在落地窗邊的藤椅上,他給自己斟了一杯清茶,茶香嫋嫋。
他深吸一口氣,打開了寫字係統的技術商店,瀏覽下9級技術商店裡的技術。
屏幕上,顯示出多個技術領域:
【技術領域1:超級新型電池製造技術及工藝】
【技術領域2:智能製造技術及工藝】
【技術領域3:軟件技術】
【技術領域4:半導體製造技術及工藝】
【技術領域5:前沿汽車製造技術及工藝】
......
係統允許他選擇4項技術。
經過深思熟慮,郝強基本確定了第一個選擇:發展金屬鋰電池技術。
這項技術的理論能量密度可以高達5000hkg,是目前三元鋰電池的近20倍。
擁有如此先進的電池技術,將為公司打開一片廣闊的天地。
從飛行汽車到無人機,從無線智能機器人到軍事,應用前景不可限量。
未來無人機采用鋰聚合物ipo)電池,能量密度通常在100265hkg之間,消費級無人機的續航通常為2030分鐘,而專業級無人機可達12小時。
而如果采用新型金屬鋰電池,在相同載荷和飛行工況下,續航時間有望提升至原來的10倍甚至更多。
這將徹底改變無人機的應用場景,為各行各業帶來革命性的變革。
不僅是無人機,新能源汽車領域同樣會受益匪淺。
郝強暢想著,如果電動汽車配備了這種新型電池,一次充電就能輕鬆續航上千公裡。
若再攻克電池在極寒環境下的性能問題,傳統燃油汽車將徹底失去優勢。
當然,如果能夠掌握核聚變技術,那無疑是能源領域的終極解決方案。
但是,目前技術商店沒有此項技術。
他也知道,核聚變技術牽涉到太多尖端科技,需要大量的基礎研究支撐,就算技術商店有此項技術,估計幾年內也難以實現。
他對核聚變懷有期待,但也明白這可能是遙遠未來的事情。
思考良久,郝強將目光投向第二個技術選項,他選擇:人工智能與自動化。
這項技術蘊含著巨大的潛力,包括尚未被發現的高級算法和超級計算機。
而高級算法,涉及ai。
ai和自動化將是未來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能夠為公司的各個業務板塊帶來質的飛躍。
郝強開始想象,如果將先進的ai係統與新型電池技術相結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隻有搞定這個,自動駕駛技術才能提升到v5級彆,完全實現自動駕駛,而不是目前的v2。
就算是前世,也隻能實現到v2。
高級算法可應用的地方可多了,自動駕駛技術隻是其一。
提到超級計算機,不得不說未來的量子計算機。
在2024年,量子計算機的研發已經取得了顯著進展,多個國家增加了對量子計算研究的投資,但仍然麵臨著一些挑戰。
領先的量子計算機已經達到1001000個量子比特,但問題也挺多的,離實用化和商業化還遠。
在技術商店裡,郝強還查不到量子計算機的專項技術。
以現在的技術要實驗難度非常大,在材料方麵,就需要一致性好的量子材料;
需要開發適用於量子係統的高性能微波和光學元件,集成和封裝問題,維持近絕對零度的操作環境,精密控製問題,量子比特的製造一致性問題等等。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領域,暫時不在郝強的考慮範圍內。
而超級計算機,則是公司急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