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想的話一出,張老先頓時沉默了。
不過孰輕孰重,張老是最清楚不過的。
當即就做出了決斷。
看著放下的電話,方想摸出一支煙給自己點上。
其實這件事情,沒有誰對誰錯。
無非就是理念不同,想法不同。
中間並沒有牽扯到太多的利益。
可即便如此,知道未來大勢、知道結果的方想,不想浪費時間罷了。
那邊的項目眾多,大部分看起來都是光明的。
可隻有方想知道,哪一個項目最終殺出了重圍,哪一個在未來大放光彩。
所以,他緊抓這幾個項目,自然會引起其他項目人的反彈。
畢竟,方想緊抓的項目,會有各種經費傾斜,上級照顧。
但這個時候的人,他們不知道啊。
他們隻會認為這個項目也是很好的,未來如何如何。
自然就會在理念上產生衝突。
而且,那些人也都是白發蒼蒼為國付出的精英人才。
他們隻是不知道結果罷了。
維護手裡的項目,無可厚非。
就像j9一樣,一開始所有人都看好,投入了巨量的資金,一直走到了試飛階段。
可當試飛數據出來後,與j10對比,才發差距那麼大。
最後不得不忍痛放棄。
哎。。。
至於部長助理?算了,早晚的事罷了。
方想歎了口氣,不願再想那麼多。
將桌子清空,讓小程去後勤又領了一批空白圖紙,開始畫太行發動機的圖紙。
很快,隨著時間的流逝,冬去春來,時間走到了84年的初夏。
太行發動機的圖紙終於全部結束。
相比較之前的渦噴和昆侖,太行發動機要複雜的多的多。
僅僅是圖紙,就塞滿了一間三十多平的小倉庫。
要不是後來抽調了一個十幾人的小組輔助,方想怕是還沒這麼快畫完。
而909所,也在張老的協調下,從東北整體調到了132廠。
得益於之前132廠的擴建,909所落戶蓉城,在硬件上,沒有任何問題。
反而整體條件,比起在東北那邊,要好了不少。
看著明亮的新辦公室,大氣寬敞的家屬樓,不少909所的職工大呼來對了地方。
可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老員工不願意放棄已經待了大半輩子的地方,留在了東北。
不過問題不大,方想對此並不在意。
畢竟,太行發動機的圖紙,他拿出來的已經是終極形態了。
剩下的,就是測繪和小批量的研究,然後一點點實驗材料,並形成零部件。
再慢慢的拚湊起來,最終造一台成品。
說起來很容易,可這個過程,是極其漫長且痛苦的。
不提彆的,單是一個材料強度的匹配,就極其枯燥。
設計上的材料強度,用現在的科技,壓根就達不到。
那怎麼辦呢,隻能降低標準,然後根據目前國內的實際情況,一步步摸索到合適的材料,做成配件。
因為這個部件降低了標準,那麼相應的,其他相關的部位,也需要調整。
那麼整體性能,肯定達不到最初設計的標準。
不過不要緊,這是試驗品,先做成成品,一步步實驗,一步步改良。
這個過程,怎麼也要個好幾年。
不用想,第一批成品哪怕跟昆侖,也是沒法比的。
可一旦零部件、材料、相應的科技提上去了,昆侖是拍屁股也追不上的。
方想自然對這個枯燥且漫長的工作是沒有興趣的。
畢竟,曹天偉已經等了他幾個月了。
而羊城那邊,投產的前三款車型,也已經將倉庫堆得滿滿地。
後續,還都需要方想這個總工給拿主意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