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
電動車,顧名思義,就是以電能來驅動的車。
混動呢,就是混合動力。
油電混合汽車將內燃機和電動機兩種動力係統結合起來,通過內燃機驅動,也能通過電動機助力。
增程式呢,是通過燃燒燃料產生電能,從而為電池充電,延長電動車的續航裡程。當電池電量充足時,增程式電動汽車由電動機驅動;當電池電量不足時,發動機啟動並發電,繼續為電動機提供電力。”
方想知道霍振庭對這種未來的技術並不了解,便簡單的為其介紹了一下。
“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
霍振庭聽的是一頭霧水。
“哈哈哈,其實不難理解。
你聽說過電動自行車嗎?”
方想笑了笑,其實早在60年代,京城就研發出來了了第一台電動自行車。
隻不過那時候並沒有大麵積的推廣開來。
一直到了新世紀後,才逐漸成為了千家萬戶的主要選擇。
在80年代的眼下和未來的90年代,油車、小摩托其實還是最為普遍的交通工具。
尤其是小排量的摩托車,基本上是城市裡走街串巷,上下班通勤最為便利的交通工具了。
也就是後來在羊城多年持續發生飛車搶劫的事件,才開始大規模的禁摩。
當然,也跟同期起飛的汽車工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至於是不是陰謀論,那就不在咱們的討論範圍之內了。
“電動自行車?”
常年在港島和國外來回跑的霍振庭,自然對這種低級的交通工具知之甚少。
估計他平時連自行車都沒騎過幾回吧。
“嗯,一種用電能驅動的自行車,非常節省體力的同時,續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能夠大大延長人們的活動範圍。
汽車很貴,其實大部分人都買不起,但電動自行車就不一樣了,便宜、實用。
未來市場很有可能比汽車還要廣泛。”
方想點了點頭,想起了後世的電動車大軍。
一到上下班高峰期,滿大街亂竄的電動車,也屬實是國內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了。
“這東西也能賺到錢?”
霍振庭對於他沒見過、沒有任何認知的領域,發出了靈魂拷問。
“能,你瞧不上罷了。
不過不打緊,我也隻是這麼個設想。
能不能實現,還不好說。”
方想知道跟他說再多也沒用,最好的辦法,就是指使他乾活就完事了。
“方先生,你說的電車,是這種嗎?”
沒想到,就在沒多久,已經離開蓉城的霍振庭,突然拿著一份報紙再一次上門了。截圖技術不行,漏了點文字“還真讓你找到了,怎麼樣?覺得如何?”
方想接過報紙一看,當即就笑了。
逝去的記憶開始攻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