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站在他麵前的,不是彆人,正是寶馬的設計師,方想。
他毫不懷疑,自己但凡撒個謊,彆的人也許看不出來,但方想絕對能看出來。
“是,你說的話我絲毫不懷疑。
電車絕對在未來要比油車強得多。
天生自帶的加速度、耗能比,甚至因為加重了底盤,連操控也打娘胎裡就比油車要好。
但這台車是你親手造出來的,你應該很清楚它們兩者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彆說給你兩千萬的研究經費,兩個億我都有。
給了你,你能多久造出一台能拿出去賣的車呢?”
方想轉過頭,拉過兩張工人休息的椅子,擺在了倆人麵前。
示意葉問貴坐下後,這才緩緩開口。
“我。。。”
葉問貴抬頭看了方想一眼,似乎想說些什麼,但馬上又低了下去。
因為其實他自己心裡都沒譜。
“有沒有想過,換個方向?”
方想從口袋裡摸出煙,給葉問貴遞了一支過去。
“換個方向?”
葉問貴接過煙後,再次抬起頭,兩眼有些迷茫。
“嗯。
你造的純電車,我也看了。
想法很好,但是怎麼說呢,有些脫離現實。
現在的科技技術水平,還不足以支撐你我預想中的完美產品。
所以不如咱們試試混動?”
方想自己就是做技術的,所以非常清楚相當多做技術的人呢,因為將大部分精力和腦子都投入到了技術當中,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導致很多搞技術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偏執。
但如果你給予他足夠的尊重和理解,其實他們還是非常能聽進去話的。
“混動?”
就比如現在,葉問貴的思路馬上就被方想帶著走了。
“嗯,是這樣的。。。。。。”
方想走到兩台車前,把兩台車的前蓋全都打開後,把混動的理念,講解了一遍。
“這可行嗎?”
葉問貴的話,看似是在問方想,其實也是在問自己。
他也是搞技術的,自然能聽懂方想表達的意思,其實內心裡就已經肯定了這個思路。
隻是,他還有些不甘心。
是的,自己費儘了千辛萬苦,求爺爺告奶奶借了自己都不敢去想的債務,才造出來一台電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