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湖劍俠斬妖成為劍神!
二人從後門出了鎮子,走了約莫二三裡路便到了九陽山山腳下。
一路走來,李玄策和徐煜在路上碰到不少白羊鎮的鎮民。
這些鎮民有些是滿臉欣喜,有些則是一臉憂愁,有正要前去九陽山燒香禱告的,也有祭拜完了回去的。
不過不管是什麼樣的人,在見到徐煜後都會跟他打一聲招呼,尊敬的喊上一聲徐小仙師。
而徐煜不管什麼時候都會滿臉笑容的應上一句,絲毫沒有仙家子弟的架子。
這就讓李玄策對這個憨憨的小子更生好感。
要真是修了道就覺得天下皆螻蟻,那這樣的人可不會是什麼好東西。
“你人緣倒是挺不錯啊!”
徐煜抬手和對麵的一對夫婦打過招呼後對李玄策說“還好吧,因為在道觀裡我最小,所以我經常會下山置辦一些雜物啥的,也會偶爾去半山腰的祠廟那邊。一來二去就和山下的百姓熟悉了。”
李玄策笑而不語,一般來說山下百姓都是對山上的修行人士抱有敬畏之心的。
哪怕是李玄策這種江湖散修,在金華城那邊劉將軍一行人對自己也是禮敬有加。
無他,而是尋常人本能的就對他們這些修行人懷有一種敬畏和忌憚。
但是像徐煜這樣,尋常百姓見到了就和他打招呼宛如鄰家小子一般。
隻能說徐煜在這些百姓的心中就是不擺架子,可以親近的好人。
這樣的人做不出來壞事。
從山腳到山腰的祠廟,這段路還算好走。
專門有登山階梯讓人上山。
但是過了山腰祠廟,登山階梯就沒了。
前往九陽山山巔的流雲觀,其道路泥濘難走,登山殊為不易。
從山腰到道觀山門外,小路最寬處不過是讓二人並肩而行,這山路彆說人,就是畜生也不好走。由此可見,流雲觀確實不怎麼願意山下的百姓經常來叨擾。
在路上李玄策問了一些關於流雲觀的具體情況。
都不是什麼隱秘的事情,徐煜便大致說了說。
流雲觀不是一個多大的道觀,整座道觀算上打雜做飯的人也不過50人。
而其中跟徐煜一樣的修行人士也就三十多人。
流雲觀是一座不太常見的叢林廟,隻是按照徐煜的閒聊言語所說,道觀雖然是璿璣派的一座下屬道觀,但到底還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地方,所以和璿璣派的交流並不多。
並且觀主喜歡清靜,所以也不怎麼下山收徒。偶爾出來也是尋龍望氣,最近一次收徒就是在8年前,徐煜作為親傳弟子被觀主收入到了座下。
通過和徐煜的閒聊李玄策還發現徐煜這個小子竟然是一個江湖幫派幫主的小兒子。
這小子還是個有背景的家夥。
上山的後半段路實在是難走,小騾子就不用說了,老早就罷工了。
所以上去的路都是李玄策扛著的。
徐煜看到李玄策竟然扛著騾子上山,心想這就是親娘也不過如了吧?
二人到了流雲觀,觀裡實在是樸素的緊。沒有什麼多餘的裝飾,不過想想也是,就這麼一個算上雜役也才50人的道觀搞那麼多有的沒的乾啥。
進了道觀裡麵,在院子裡有一名中年道士正在給樹澆水。
徐煜上前拍了拍中年道士的肩膀笑說“杜師兄我回來啦!”
正在澆水的杜師兄一看是徐煜這個小子回來了,當即丟掉手上的瓢笑著說“你個臭小子可算是回來了,師兄他們去平安鎮了都回來了,你小子還沒回來。我們等了好幾天,不是師父說再等等,我們可就得到處張貼尋人啟事了。”
徐煜咧嘴一笑,“來,師兄,我給你介紹下,這位就是消滅了禍害平安鎮妖怪的人,他叫李玄策。”
杜師兄看向流雲觀大門口那邊,隻見一名少年扛著一匹騾子站在大門口。
杜師兄一下子看傻了眼,“他在乾嘛?”
徐煜見狀忙示意李玄策把小騾子放下來,彆扛著了。
放下小騾子,李玄策對杜師兄抱拳道“你好,我叫李玄策。”
杜師兄一揮大手,這名麵色有些黝黑的精壯漢子笑道“事情我都聽師妹說了,我們大師兄就是那個脾氣,你彆介意啊!”
李玄策搖頭,“自然不會,他也是按規矩行事。”
“請問那個做筆錄是在哪裡?”
杜師兄一聽,指了指後麵,然後拿起丟到地上的瓢說“今天還做什麼筆錄,徐煜快帶李少俠到後麵的廂房休息去。”
徐煜也跟著說“李玄策,今天就算了,做筆錄也不是什麼麻煩事兒,之前官府都知道了,走,我帶你去後麵的廂房休息先。”
李玄策無奈,隻能牽著小騾子跟徐煜去了後麵。
杜師兄待兩人走後,又開始舀水澆樹。
徐煜獨自領著李玄策和小騾子穿過並不大的寂靜道觀,去了後門,徑直而去。
流雲觀位於山巔,空氣清新,視野清明且開闊,在觀內種植有數棵古老滄桑的大樹,枝葉茂盛,居中一棵尤為參天。
大樹之間有縱橫交錯的青石板路,樹蔭下有石桌石凳,那株最為高大的樹下的石桌,桌麵還被道觀刻畫成了棋盤。
徐煜走上前摸過那座棋盤笑說“李玄策你知道不,這個棋盤可不是普通的棋盤哦。”
“哦?”
李玄策走上前也伸手摸了下棋盤,在觸碰到棋盤的一刹那,李玄策感覺到了一股劍意,然而隻是一瞬間那股劍意就消失了。
弄得李玄策覺得自己是不是感覺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