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學的孩子,其實也不會生爐子,自己家帶著玉米骨頭,到了班級裡,點爐子,然後熊熊大火之餘,再放煤球,其實老師也擔心學生們不會生爐子,便讓個人一個小組,要早起去學校生爐子。
不過哪怕教室裡生了爐子,等八點上課,屋裡也不會覺得太暖和,因為,窗戶上釘的都是隔年塑料布,在北風的肆虐淫威之下,早就破了大口子,沒錯,聽課時,也是呼呼灌風。
尤其坐在靠窗戶的學生,最為受罪。
所以,凡是六零後和七零後出生的兄弟姐妹,尤其在農村受過罪的,那絕對知道什麼是挨餓受凍、睡不著覺磨牙的滋味。
那陣家裡,一天都不怎麼吃飯。
到了晚上了,吃點兒炒玉米花,死豆不開花的那種玉米花最解飽,臨睡前吃一把,湊乎著睡覺。那陣炒玉米粒算一頓飯。
有俗語稱——臘月初一蹦一蹦,小孩吃了沒有病,就是指吃玉米花。
等到早晨,好家夥,尿盆都凍嘎嘎的。
放在外屋的洗臉盆,盆架上,撂的毛巾也都被凍硬邦邦的,水缸也是如此,裡頭也是凍冰。
乃至到早晨舀水,水瓢都下不去。
那陣凍手,凍腳,凍耳朵,乃至鼻子上頭都被凍傷,也是常見,等第二年開春,手部有凍的化膿了,然後自己沒錢治,都蓋上點棉花,最後一不小心,棉花都跟凍傷後流的膿長在一起,最後棉花長進了皮膚裡都可能。
還有凍腳,小腳趾,都是被凍傷的狀態,紅腫是常態。
那陣的確,越窮越冷越穿不上,河北這一塊地尖,零下十幾度卯上兩個月,那日子真是過著費勁。
大津在河北搭界處,也是如此的。
後來,隨著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才逐漸富裕起來,人們有了閒錢,而且也有了防寒服的誕生,但是不湊巧,全球卻迎來了暖冬。
零下十幾度,這樣的天寒地凍,在臘七臘八也未必有了。
人活著,就是這樣擰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人窮的時候,小薄棉襖一穿,連個外套圍脖都沒有,凍的揣著襖袖是常態動作,感覺天寒地凍,零下十幾度是常態,雖然沒到東北,也沒便宜到哪。
等未來,羽絨服滿地,幾十塊錢就一件,但是,卻暖冬,那些都排不上了用場。
再到最後,家家有車,不光羽絨服排不上用場,哪怕在正經北方,出入大概都是穿一個短款的棉夾克,輕裝上陣,這一冬天也就稀裡糊塗過來了,也沒有了凍手凍腳化膿的。
一說到蔫冷,扯得有些遠了,再回過頭來說說葉檀他們在冰屋子裡,正在哆嗦。
葉檀想生火,他堵在冰洞口往外看,外頭白花花的世界,凝神久了,他忽然感覺眼疼。
他扭身囑咐,“你們儘量眯著眼,不要看外頭,”
“為什麼不讓看?”苗玲玲哆嗦著,詢問。
葉檀歎口氣,“因為我擔心,在這種漫天雪白的世界裡,你們的眼睛,會發生雪盲症。”
“哦?那是什麼東西?”大夥同問。
“雪反射陽光或者極強的紫外線,眼睛沒有保護措施,再算上天氣寒冷,就導致眼睛不舒服,嚴重的,甚至還會看不見了東西。”
“啊?這麼嚴重?”
苗玲玲趕緊捂住了眼睛。
“咕嚕嚕”,大夥的肚子,又開始餓了,葉檀又是歎口氣,“目前連柴都沒有,所以,魚乾,如果吃也是冷的,胃口不好受。”
喜歡重生1976,我在小村當知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1976,我在小村當知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