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兩域,道教敗退之後,剩下的佛、羅、白蓮三教還是比較謹慎的。
都在修生養息或者說待機備戰,不想成為另外兩教共同的靶子。
誰先被集火,成為被兩教圍殺的對象,這場量劫的輸麵就越大。
就在三家對峙的時候。
結果西域大地最先暴雷了!
先是魔潮湧動,又是半個西域被魔氣所淹沒,化作了大規模魔災。
可以說西方佛教的信仰之地,一場超級劫難不可避免。
嚴重一點甚至可能影響到佛教在西方的統治基礎。
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白蓮聖母和羅蓮如何能夠錯過。
趁佛教病,就要先要佛教的命。
白蓮教和羅教幾乎在同時對佛教信仰之地的神廟,進行大規模的襲擊。
伐山破廟,獵殺佛教信仰神明,凡是西方佛門仙神,儘皆遭到了兩教的圍殺。
要論單打獨鬥,佛教一點也不虛羅教和白蓮教。
甚至比兩家任何一家都要強出很多。
但現在西域遭受魔災,佛教大批的仙神已經被牽製在了西域之地,阻止魔災擴散。
再加上又是兩家宗教一起對佛教動手。
中南兩域內的佛教就不是對手了,被打的節節敗退。
這種情況下,沒有西方援軍,佛教也無能為力。
彌勒未來佛不可能為了多寶如來,而在中南兩域死拚到底的。
“撤,暫且離開中南兩域,撤回靈山。”
彌勒佛對中南兩域的佛教仙神下令道。
隻有彙合佛教的全部實力,才能和白蓮、羅兩教進行一戰。
這一點,彌勒佛看得很是明白。
彌勒一下命令,佛教就立刻大規模的從中南兩域撤離。
佛教一離開,中南兩域就隻剩下了白蓮教和羅教,這兩大信仰教派。
就在羅蓮猶豫是繼續追剿佛教,追殺進西域,先滅佛教之時。
還是暫停對佛教的圍攻,先消滅掉競爭對手白蓮教時。
白蓮聖母倒是異常果決,直接驅動數百萬白蓮教仙神以及教徒,離開了中南兩域,朝佛教的靈山老巢殺了過去。
她看得明白,如果真的單打獨鬥的話,她並不弱於羅教羅蓮。
可世間哪有什麼真正的公平。
羅蓮背後站著的化天峰,才是對白蓮聖母威脅最大的那個敵人。
一旦白蓮教和羅蓮在中南兩域先進行決戰,很難說人族和天庭會不會偏幫羅教。
甚至不排除化天峰聖人親自下場,乾預大戰的可能。
白蓮聖母又不傻,怎麼可能會願意和羅教進行決戰。
她唯一的機會就是,將佛教也一起拉下水,讓西方二聖和化天峰聖人互相牽製。
如此,混戰當中,白蓮聖母才有吞魔奪蓮的機會。
等到羅蓮發現白蓮教的舉動,白蓮教的真空家鄉神國,已經消失在了原地。
羅蓮臉色一沉,也當即明白了白蓮聖母為何會這麼做。
“她倒是果決的很呀!既然如此,那咱們就在靈山一決勝負好了。”
白蓮教離去,親赴西方靈山。
佛教和白蓮教欲要先行決戰,對羅教而言,這本應該是一件好事。
畢竟可以坐山觀虎鬥嘛!
等他們兩敗俱傷,羅教就可以輕鬆獲勝。
但羅蓮不敢賭。
這場量劫是以他們三家信仰教派為核心展開。
最終的勝利者大概率可以證道成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