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先天道文道韻太強,根本不適合凡俗化。
倉頡嘗試了數遍,想要以先天道文為藍本,創造出一套後天文字。
結果每當文字不當時,就會引發道韻力量憑空而生,將之毀滅。
這力量不強,天仙都能夠抵擋。
可凡俗生靈顯然沒有這種抵抗的能力。
光這一點就不適合在凡俗界推行了。
“還是得先創造出一種適合修行的後天道文來,再根據後天道文來化凡出後天文字。”
認識到問題的關鍵,倉頡收拾好心情,將重點放在了後天道文上。
又是無數年過去。
倉頡不知在南域已經遊曆了多久,丈量了多少人族大地。
大半個南域人族聚集地,都留下了倉頡隻言片語的傳說。
每到一地,倉頡就會將當地的原始文字收集起來。
這都是他創造後天道文的素材。
想要一個人編造出能夠溝通天地,用於煉氣修行的後天道文,可謂是難之又難。
倉頡有時在想,這件事要是交給師祖和祖師這等混元聖人來操辦,或許會非常簡單吧!
此時倉頡也不過大羅金仙修為,想要設計出一套在人族內具有普適性的修行文字,幾乎不可能。
主要是因為倉頡無法高屋建瓴,他也沒有領會過準聖、混元的風景。
想要以後天道文描述出這種境界,就顯然不可能。
如果借後天道文隻能記錄到大羅金仙,甚至金仙境界的經文法門。
無法觸及準聖、混元境界的玄妙之處。
那後天道文遲早有一天會被淘汰掉。
這就不符合倉頡開創後天道文的初衷了。
倉頡是要用它建立一套混世不變的錨定體係。
後天道文想要在洪荒保持永世不變,非得觸摸到混元級彆不可。
隻有如此,哪怕日後有更多的後天道文誕生,它也不會被仙神們所拋棄。
一人智短,萬人智長。
倉頡也不認為他的智慧,就能徹底勝過億億萬凡俗人族。
凡俗生靈中,也不乏身無靈根,不能修仙得道。
卻擁有大智慧的智者。
在這些智者手中,也是誕生了無數的原始文字。
機緣巧合之下,這些智者有時也能無意間創造出一些能夠引發天地共鳴的後天文字。
這無疑就是後天道文的雛形。
千百萬年的積累下,哪怕隻有隻言片語流傳到了後世,也足以堆積出了一座海量的原始文字大洋。
倉頡就如同垃圾山裡的淘寶者,每到一處就將當地的文字儘數收集起來。
主要是那些能夠引動道韻的文字。
當倉頡足跡將南域人族疆域踏遍了九成九。
來到了此行的最終目的地,化天峰道統的根源,祖師爺誕生之地。
原本的五色人族部落族地,現在的五行宗山門駐地。
如今稱呼為五行山的地方。
倉頡手中收集到的蘊含道韻的後天文字,已經有數百萬個之多。
喜歡洪荒:我為器祖請大家收藏:()洪荒:我為器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