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康說出了問題的關鍵,似乎一切的問題都圍繞著方家村的展開。
正如同吳佳康所說的一般,如果真的順利在七星村跟田廈村鋪設一條鄉道,那麼周遭的百姓前往鎮上,自然就不用在繞過方家村的那條道路。
可問題就出在這裡,方家村可是周遭十裡八鄉當中,發展最好的一條村落。
跟七星村還有杜香村以及大興村不同,方家村人口眾多,偌大的村子有著上萬人之多。
或許這比不上北上廣深的那些大城市的城中村動輒就是數萬人的規模。
可在新陽鎮,方家村可是實打實的頭號大村子。
就拿大興村,大興村滿打滿算人口也就一千人多一點,整座村莊的戶數也不過是三百多戶而已。
這比起偌大的方家村來說,周遭的那些村落還是顯得渺小了許多。
也正是因為有著不少的人口存在,方家村的發展也是相當的不錯,那邊不僅僅有大型的超市,酒樓食肆旅館那些更是應有儘有。
當然了,這一切的前提還是因為方家村從數十年開始,就一直有道路的存在,有道路的出現,也是帶來了不少的人流量。
逐漸的,經曆了那麼多年的發展,方家村也是進一步的擴大規模。
周遭十裡八鄉裡頭,可是有不少人以嫁入到方家村,或者娶方家村的媳婦為榮。
尤其是在早些年,更是有不少人入贅到方家村當中。
這也是很多地方的一個常態,以前窮,總是有不少人想要去一個好點或者大點的地方,這樣一來也能保障溫飽,同時能有一個依靠。
偏遠落後的地方,大體都會被人遺棄。
“吳村長,你是說關鍵就在方家村?”顧瀚有些疑惑的問道。
“我也不敢說百分百,我是聽田廈村的老劉說的。
其實在三十年前,方家村跟我們周遭的鄉村一樣,偏遠落後,並不見得比起我們七星村要好多少。
當年因為水源的問題,方家村可是沒有少與其他的村子發生衝突。
可一切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變了,方家村開始不用為水源的問題擔心,鎮上專門幫其挖掘水源,鋪設電路什麼的。
後麵鄉道的一個全麵鋪設,也是專門繞到方家村那邊,並且還在其附近連接了一條主乾道。
除此之外,就連鋪設自來水管道,方家村都是周遭十裡八鄉當中,第一個鋪設的。還有網絡什麼的,方家村都是第一個。
這也使得在這二三十年的時間裡麵,方家村快速的發展壯大,越來越多人在方家村那邊落戶。”吳佳康歎了一口氣說道。
“啊?”顧瀚並不知道這段曆史,倒是顯得有些詫異。
顧瀚雖然對於周遭的十裡八鄉都算了解,可終究年歲不大,自然是不知道這麼一段曆史。
聽著周佳康這麼一說,顧瀚陷入到沉思當中,腦海中也是想著把方家村周遭的道路給劃除。
這才赫然發現,倘若是把那主乾道跟鄉道劃除,方家村的位置甚至是比起七星村還要來的偏僻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