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老爺新上任的宣大各鎮那就更不用說,韃子今年就是從宣鎮破的關,再從宣大調兵南下,那這宣大就成了韃子的廁所想上就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至於薊遼各鎮抽調的的兵力已經夠多了,現在寧夏的遼軍祖大弼部、南陽的左良玉部是從昌平鎮調的,滁州的關兵閻雄部等等很多現在內地的邊軍都是薊遼各鎮抽調的。
所以這薊遼各鎮已經抽不動了,再抽兵南下的話,那這薊輔的東北大門就成了韃子的第二個想來就來的廁所。
這薊遼、宣大、陝西都抽不了兵,朝廷自然也就隻能把主意打在京營上麵。
其實這京營也有一支部隊在關內,那就是駐守泗州祖陵的倪寵部,這倪寵部從從崇禎五年調往山西剿賊一直到現在都在關內打仗。
這京營少爺兵的戰鬥力拉胯的連一般的小毛賊都剿不動,朝廷派遣的京營部隊自然不會是這種少爺兵。
而是崇禎三年韃子入寇之後,朱由檢耗費無數錢糧和心血打造的一支由他這個皇帝直接掌握的精銳部隊,勇衛四營。
後世不了解曆史的人總是批評崇禎皇帝為什麼不組建一支直屬部隊,其實朱由檢搞了的,而且還搞的有聲有色非常的不錯。
這勇衛四營每營額兵三千人總共一萬兩千人沒有空餉,都是從薊遼各鎮營兵中挑選的弓馬嫻熟能征善戰的好兵,沒有用京營的那幫馬不能騎弓不能開的少爺兵。
營中軍官那也不是京營京衛的那幫隻會貪汙腐敗的蠹蟲,大部分都是薊遼各鎮中選拔的沒有背景從基層一刀一槍披上來的優秀軍官。
這些軍官那都是朱由檢親自挑選並親自接見任命,那對朱由檢的個人忠誠度是沒有話說,都願意去為皇帝賣命的那種。
就比如那周遇吉,在大明朝都已經到那份上了,山陝官軍望風而降的背景之下,這周遇吉依舊為朱由檢儘忠。
可見朱由檢虧待了很多人,但絕對沒有虧待勇衛四營的將士,要不然他們不會對朱由檢如此的忠誠。
這勇衛四營不僅官兵的待遇好,武器裝備那也是沒得說,四營官兵沒有純步兵全部都是馬軍,騾馬化程度比流寇都要高。
各營除了馬步軍之外還設有成建製的騎兵部隊和火器部隊,基本上是按照戚爺爺留下的兵書組織操練的。
兵部經過研究決定並報皇帝朱由檢同意,於崇禎九年的十一月,正式調發勇衛營南下剿賊。
以太監劉元斌為提督並領一營兵馬,太監盧九德為監軍,黃德功、周遇吉、孫元良為副將加援剿總兵頭銜各領一營兵馬。
其實朱由檢是非常不願意把這支部隊調往南方剿賊的,因為這朱由檢對文臣武將極度不信任,也隻有這他一手組建的勇衛營在身邊才能讓他有點安全感。
但目前的形勢已經是無兵可調,所以朱由檢也隻能是忍痛割愛將他耗費無數心血打造的一支部隊調往南方。
本來這內閣和兵部是打算按照慣例,選派兩名文官分彆擔任提督文臣和監軍禦史,但朱由檢堅持用太監領兵和監軍,不讓文官染指他的這支直屬部隊。
朝中的大臣那也不敢跟皇帝爭,隻能任由皇帝打破這個慣例用太監領兵。
這勇衛四營由於歸太監統領,所以這支部隊與六省剿總之間就沒有了統屬關係,雙方之間隻是合作關係,都歸於朝廷管轄。
那這樣一來六省剿總衙門沒有直屬部隊就成了一個空殼子楊世恩部回楚之後回歸鄖陽鎮管轄),所以朝廷就開始有了增兵加強六省剿總實力的議論。
那河南總兵遼軍祖大樂部北上之後,這河南總兵的職務以及河南鎮標營的缺位就空出來了。
原河南鎮標營在前河南總兵湯九州革職之後繼續歸湯九州統領,嵩縣一戰湯九州被鐵賊擊斃,其部營兵逃亡者眾,河南原鎮標營那也就沒了。
其實這原河南鎮標兵大部分都跟著孔尚興一道去投了左良玉,但在賬麵上這支部隊已經消失了。
為了填補這個缺位和職務,所以朝廷便開始商討河南總兵的人選,這討論到最後居然弄了一個文官來當總兵!這人就是現任的淮揚巡按禦史張任學。
但張任學是文官不懂打仗,所以朝廷便將劃歸左良玉援剿鎮下轄的羅岱部改編為河南鎮標營,以參將羅岱為張任學的中軍坐營官,並調歸德參將陳永福為開封副將。
...
喜歡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