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結合最開始荀爽的態度,劉辯一時間有些犯愁,看來有點難搞啊!不過難搞也得搞,搞走一個是一個,穩賺不賠!。
於是在眾人自我介紹完後,劉辯就對眼前的書院眾人說道:
“諸位!你們隻知道我叫劉辯,是當今大漢的太子,然而卻不知半年前,我還是在山上道觀修道的道士。
我雖貴為皇子,然而自小就被寄養在了宮外一道人家中,直到半年前,我才重回皇宮,被封太子!”。
聽到劉辯的話後,在場眾人頓時恍然,怪不得以前沒聽說過陛下有這麼一個辯皇子,原來是在宮外長大的啊!。
就在眾人恍然時,劉辯又繼續說道:
“正因為我是在宮外長大,所以我深知民間疾苦,百姓多難。
雖然我年紀不大,但我也想為百姓做些什麼,可是回到宮中後,我卻發現我什麼也做不了。
父皇正值壯年,卻放權不理政事,以至於宦官當道,官員**,我空有一身治國之心,卻無施展拳腳之地。
難道我大漢王朝就要日落西山,大廈將傾嗎?嗚呼!哀哉悲哉!”。
講真的,劉辯的這段話,可是有些大逆不道了,但是為了能拿下這群經天緯地之才,劉辯豁出去了。
果然,在聽到劉辯聲情並茂的言語後,書院的眾人無不露出動容之色,特彆是荀彧,戲誌才,程昱三人,更是被劉辯說的眼睛微紅。
這一切皆被劉辯收入眼底,隻見劉辯一抹不存在的眼淚,繼續說道:
“我不甘心!我要改變這一切,絕不讓我大漢王朝日漸走向衰落,我要讓它再度輝煌,重現幾百年前的榮光。
好在,在我舅舅何進,何苗,袁公,楊公,以及宗正劉虞,蔡公,盧公等人的舉薦下,我被父皇冊封為了太子,有了一定的參政,治國權。
但是我如今還年年幼,又沒有治國的經驗,跟能力,所以縱然成為太子後,還依然是雖有心,卻無力。
後來,東宮太傅蔡邕見我日夜發愁,問其緣由後,便對我說,潁川書院有大才,讓我來訪之,於是乎,我便來了!”。
這一刻,書院眾人才算知道了,劉辯來潁川書院的緣由,也有幾人露出了意動的神色。
“在場的都是飽讀詩書之輩,正可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在我看來,諸位皆是大才,胸有韜略,治國安邦,當不在話下。
隻是不知哪位願意出山入仕,隨我入宮,治國,理政,安天下?”。
劉辯說完,便朝著亭外眾人虛空一拜,劉辯的這一舉動,頓時感動了不少人,堂堂大漢皇太子,為尋治國良才,能做到這一步,實屬難得。
所以在劉辯剛拜完的一瞬間,便有一人挺身而出,朝著劉辯拜道:
“戲忠不才!願助太子殿下一臂之力!”。
戲忠,戲誌才,在聽到戲誌才說出:願助太子殿下一臂之力的話後,劉辯整個人都激動的不行。
要知道當初賈詡,李儒二人,歸附他的時候,也沒見他如此激動,劉辯也說不上來這是為什麼。
隻見反應過來的劉辯,立馬快步來到了戲誌才的身前,雙手有力的將其扶起,然後激動的說道:
“好!好!我得誌才,如魚得水也!以後誌才便是我之張良也!”。
“誌才!定不負太子殿下所望!”。
喜歡漢末少帝0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