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了!罷了!且隨緣吧!
隨後劉辯也不跟孫堅扯彆的了,直接跟他說起了觀鵠起兵造反的事。
“文台,今天喊你來是因為朝廷下旨讓你回去了。
零陵人觀鵠起兵造反,自稱天平將軍,目前已經打到了揚州的桂陽,荊州的長沙了。
你是長沙太守,所以朝廷便詔你回去平叛,今日你就整頓兵馬回去吧!”。
聽完劉辯的話後,孫堅臉上的表情甚是複雜,有喜,有悲,也有些許無語。
喜的是終於能回去了,悲的是來時三萬人,回去五千人,無語的是眼看勝利在望,朝廷卻將他招了回去。
“諾!臣即刻整軍出發!”。
孫堅還能說啥,隻能聽命行事了,而劉辯也沒有多說,隻是道了句保重。
“嗯!去吧!文台多保重!”。
“臣!告辭!”。
待的孫堅離去後,劉辯就召集了眾人,開始商議攻城一事。
“諸位,金城已至,這城該如何個打法?是圍三缺一,還是全部圍住,耗的他們斷水斷糧?”。
劉辯說完後,就將目光看向了眾人,隻見賈詡當先出列回答道:
“殿下!臣不建議圍三缺一,臣覺得圍起來耗死他們更為妥當,也更加一勞永逸”。
緊接著沮授也出列說道:
“對!咱們也不攻城,就是耗,耗到他們糧食儘斷,耗到他們發生兵變”。
“當今情況下圍城,確實比圍三缺一更適合,因為如果圍三缺一,一旦跑了馬騰或者馬超,必然又是一番折騰,倒不如把他們給圍死了,永絕後患”。
最後,鐘繇給出了一個詳細的說法,為何是選擇全麵包圍,而不是圍三缺一。
劉辯聽後,很是認同的點了點頭,事實也確實如此,一旦跑了他們其中一個,必然又是禍害無窮,倒不如拚著一戰也要對他們趕儘殺絕。
既然選定了策略,那劉辯就開始調兵遣將,安排圍城的各路人馬了。
“張白騎,高覽,許定聽令!”。
“末將在!”。
“命爾等領一萬人馬堵在金城西門,不得放跑城中任何一人,可能辦到?”。
“諾!我等必不負殿下所托!”。
“趙雲,於禁,鮑信聽令!”。
“末將在!”。
“命爾等領一萬人馬堵在金城北門,不得放跑城中任何一人,可能辦到?”。
“諾!我等必不讓殿下失望!”。
“典韋,太史慈,裴元紹聽令!”。
“末將在!”。
“命爾等領一萬人馬堵在金城南門,不得放跑城中任何一人,可能辦到?”。
“諾!我等絕不讓殿下失望!”。
仔細看你會發現,每一路人馬劉辯布置的都是有講究的。
安排好西門,南門,北門的人馬後,劉辯就起身說道:
“賈詡,沮授,鐘繇,王越,黃敘,夏育,蓋勳,陶謙,周慎,趙岐,鮑鴻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