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術上,吳懿充分利用了當時已有的戰術知識,如利用火攻。在魏軍夜間宿營或穿越林區時,守軍常使用火攻,引發混亂,從而削弱魏軍的戰鬥力。
在連續幾天的防守中,吳懿的戰術取得了顯著效果。魏軍雖多次試圖攻破漢中防線,但每次都在高昂的代價前止步。司馬懿和曹真麵對這種彈性防禦,感到十分棘手,他們開始意識到,要拿下漢中並非易事。
最終,當諸葛亮率領援軍趕到時,漢中的守軍尚且堅守著最後的防線。吳懿用他那精妙的防守戰術,為蜀漢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吳將軍防守漢中有功,當賞!”諸葛亮與吳懿彙合後,毫不吝嗇的誇獎起來。
“丞相謬讚,某家不敢居功,全奈將士用命,加之…”吳懿後麵的話欲言又止,抬眼看了看諸葛亮,又看了看其身邊的孟獲,低頭不語起來。
“嗬嗬,這裡又無外人,吳將軍但說無妨。”諸葛亮見其模樣哪裡還不知道怎麼回事。
“丞相恕罪,這漢中防守之計乃是魏延將軍教給某家的重門戰術。”吳懿小心翼翼的說著,他知道魏延乃是孟獲的人,生怕因此讓諸葛亮產生間隙。
隻是他卻小看了諸葛亮的胸懷。
“哦,重門戰術,看來魏將軍確實是個大才,子遠不妨與我講講這重門戰術。”諸葛亮一臉笑意的看著吳懿。
在漢中的各個要害地點修築堅固防禦,以阻擋敵軍於國門之外,充分利用漢中的地理優勢進行防守。通過在漢中周邊設置重兵把守,占據了險要地勢,形成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有效地阻止了敵軍的進攻。
在吳懿的詳細講解下,諸葛亮對“重門戰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這個戰術不僅依賴於地理優勢,還巧妙地利用了兵力部署和軍事工程的結合,形成了一個高效的防禦體係。
“重門戰術的核心,在於‘層層設防,步步為營’,而這始於對地形的精準把握。”吳懿指著地圖解釋道,“首先,我們在漢中的入口設置第一道防線,利用狹窄的山穀或是河流的天然屏障,建立起堅固的防禦工事。敵軍若要入侵,必須突破這些難關。”
諸葛亮點頭表示理解,腦海中已經在模擬如何實施這種防禦策略。“這些我們都做到了,但關鍵在於如何持續消耗敵軍的戰鬥力,而不至於讓我們自己的軍力過度消耗。”
“正是如此,丞相。”吳懿繼續解釋,“當敵軍突破第一道防線後,他們會發現進入了一個更為複雜的網絡。我們在每個戰略要點都設置了防禦點,比如山頭、渡口或是小路,這樣敵軍每前進一步,都會遭遇到新的抵抗。”
“這些防禦點如何保證通訊和補給呢?”諸葛亮問道。
“每個防禦點都有預設的供給線路,以及隱蔽的通訊係統。我們使用信號煙或是信鴿傳遞信息,確保各個防禦點能夠及時獲得支援。”吳懿詳細說明。
“那如果敵軍派出大軍來攻,單靠這些分散的防禦點能抵禦得住嗎?”諸葛亮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這就是‘重門戰術’的精妙之處。我們並不是簡單地依賴固定防禦。每當敵軍主力接近時,我們會根據情況進行靈活調整,必要時進行戰略性撤退,引誘敵軍深入。而每當敵軍分散力量去攻克某一防禦點時,我們就集中兵力,對其薄弱環節進行反擊。”吳懿的回答充滿了自信。
諸葛亮聽後不禁讚歎“這的確是高招。將敵軍引入我們的陷阱中,以不變應萬變。”
“是的,丞相。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兵力,在漢中這個戰場上,發揮出數倍的戰鬥力。”吳懿繼續說道,“此外,我們還利用地形設置多種陷阱和障礙,如滾石、陷坑等,使敵軍在進攻時增加損耗。”
“這些設計都需要精準的計算和布局,吳將軍,你和魏延將軍都做得很好。”諸葛亮滿意地說。
隨後,兩人又針對一些具體實施細節進行了深入討論,如何根據不同地形選擇最佳的防禦點,如何布置陷阱和障礙,以及如何訓練士兵進行快速移動和靈活應對等戰術層麵的問題。
通過這次詳細的解讀,諸葛亮對“重門戰術”有了全麵的了解,更加堅定了在漢中實施這一戰術的決心。他相信,隻要正確運用這一戰術,蜀漢的北線就能夠得到穩固,為未來的軍事行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不錯,如今有魏將軍這套戰術,加之子遠熟練的運用,肯定可以守好漢中,如今孤帶來了援軍,全交給子遠指揮,子遠,你可有信心守住漢中?”諸葛亮表情嚴肅的看著吳懿,似乎想要將吳懿的想法看透。
“丞相放心,某家定當竭儘全力守護漢中。”吳懿單膝下跪,抱拳行禮。
“哈哈哈,有將軍這句話,孤便放心了。”諸葛亮忙上前托起吳懿。
在諸葛亮的鼓勵下,吳懿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知道,漢中的安全對於蜀漢來說至關重要,它不僅是抵禦外敵的屏障,也是維係蜀漢內部穩定的關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