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大王,孟達已經扯起了反旗,現在派兵控製了新城。”兀突骨興奮的進來給孟獲彙報情況。
“好!好!好!”孟獲拍案而起,心中高興難以抑製,連說了三個好字。
“如今蜀軍已然控製潼關,再加上孟達在新城反魏,若是成功,則司隸地區必將陷入三線作戰的窘境。”孟獲欣喜之餘,便把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三線作戰?大王,除了潼關和荊州,還有誰會攻擊魏國?”薑維好奇的問道。
“哈哈哈,伯約,若是魏國勢弱,恐怕都不是三線作戰了,某料定吳國見我蜀漢大肆攻伐魏國,必定會來分一杯羹,若是如此,孤料定吳國必定會從豫州入司隸。”孟獲此話一出,薑維恍然大悟。
“大王言之有理。”薑維佩服道。
“倒是有一事需要提醒孟達,否則,這新城難以久守。”孟獲見孟達已然成功起事,便將心中的一些顧慮說了出來。
“大王可是有所發現?”薑維好奇問道。
孟獲自然不會說是其知道曆史,所以先知先覺,隻是含糊說道“孟達欲與金城太守申儀、上庸太守申耽一起反魏,據探子來報,這申家兩人乃是魏國死忠,怎麼可能輕易答應。如今不過是與孟達虛與委蛇而已,還需提醒孟達早做防備。”
薑維眼神一動,笑嗬嗬的與孟獲道“大王,某有一計,可讓申儀、申耽假戲真做,真個和孟達一起反魏。”
“哦,伯約有何妙計?快快道來。”孟獲聞言大喜,急忙催促起來。
“申儀、申耽既然忠於魏國,必定會向魏國朝廷告密,我等隻需在魏軍來攻的路上設下埋伏,然後言明是申儀、申耽設局坑害魏軍,並將消息擴散出去。同時我們可以秘密派人潛入金城與上庸,製造魏王曹叡對申氏兄弟不滿的假象,並故意泄露消息稱魏國有意撤換他們,以此激起二人的不滿和恐慌。”薑維將計策說了出來。
“高,此計實在是高!”孟獲聽後大喜,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如此一來,申儀、申耽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必會真心與孟達聯手反魏,我軍壓力大減。”
薑維繼續道“同時,我蜀軍可趁機加強對潼關的攻勢,牽製魏軍的主力,使魏國難以兩頭兼顧。此外,我們還可以暗中聯絡東吳,邀請他們從豫州發起攻勢,如此,魏國將麵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孟獲點頭稱讚“伯約此計天衣無縫。好!就依你所言行事。此事關係重大,需得縝密籌劃,即刻行動。”
薑維領命而去,開始布置這個複雜的計謀。孟獲則深思熟慮,考慮如何最大化利用這突如其來的機會,擴大戰果。
而在潼關,城主府,
突然有人來報,金城太守申儀的家人說是有機密事情要求見。
司馬懿立即將這個人帶到密室中詢問,這個人詳細地說出了孟達想要反叛的事情。更讓人震驚的是,孟達的心腹李輔和他的外甥鄧賢也跟隨而來,主動揭露了孟達的陰謀。
司馬懿聽完後,深深地歎了口氣,說“這是皇上的洪福齊天啊!諸葛亮的軍隊在潼關,殺得內外人皆膽戰心驚;現在天子不得已而回洛陽督促練兵征糧,如果再不采取行動,孟達一旦行動,司隸就危險了!這個賊子一定是和諸葛亮串通好的。我先擒住他,諸葛亮肯定會心寒,潼關自然就會退兵。”
他的長子司馬師說“父親應該立刻寫表向天子彙報。”司馬懿卻說“如果我們等待聖旨,來回半個月的時間,事情就無法挽回了。”
於是,他立即下令人馬起程,一天要走兩天的路,如果遲了就要立即斬首;同時,他讓參軍梁畿帶著檄文星夜趕往新城,告訴孟達等人準備征進,讓他們沒有懷疑。
梁畿先行,司馬懿隨後發兵。行進了兩天,山坡下突然出現了一隊軍隊,原來是右將軍徐晃。
徐晃下馬見司馬懿,問“天子已經回到洛陽,親自練兵征糧,現在都督要去哪裡?”
司馬懿低聲說“現在孟達造反,我要去擒拿他。”
徐晃說“我帶來了新軍,願意作為先鋒。”
司馬懿大喜,合並了軍隊。
徐晃作為前部,司馬懿在中軍,兩個兒子押後。
又行進了兩天,前軍的哨馬捉住了孟達的心腹人,搜出了孟達的回信,來見司馬懿。
司馬懿說“我不殺你,你從頭詳細說說。”那個人隻能將申儀、孟達往複的事情一一說出來。
司馬懿看了孟達的回信,大吃一驚,說“這申儀居然是做局於我,想引我大軍去新城後合圍?”
司馬懿有些不敢相信,司馬師見狀上前道“父親可是懷疑這是孟達的反間之計?”
“前腳申儀來告密,後腳孟達的親信便被抓了,還如此巧合的帶著密信,怎麼叫人不懷疑?”司馬懿也是有些舉棋不定。
“以孟達之智,不可能有如此計謀,若是沒有智謀之士為其出謀劃策,孟達謀反、申議告密定為真,若是有人為孟達出謀劃策,我等也無需擔心,隻需要派人入金城打探一二,便知真假。”司馬師也是多謀之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不錯,我兒之計深得我心。”司馬懿開懷大笑,便一麵派人去金城打探消息,一麵帶軍向新城出發。
司馬懿沿著蜿蜒的山路行駛,心中始終對申儀的告密和孟達心腹攜帶的信件耿耿於懷。他決定采取謹慎的態度,沿途派出數批探馬,確保前方的道路沒有埋伏。然而,孟達似乎已經預料到了司馬懿的謹慎,並沒有在離金城較遠的道路上設伏,而是選擇了一處險峻山穀,名為鷹愁峽,作為埋伏地點。
鷹愁峽兩側高山壁立,僅有一條狹窄的山路穿過,是通往金城的必經之路。孟達精心挑選了這個地方,準備利用地形的優勢,一舉擊潰遠道而來的魏軍。
就在司馬懿的大軍接近鷹愁峽的時候,天空突然陰沉下來,烏雲密布,似乎一場大雨即將來臨。司馬懿下令全軍戒備,緩慢前行。果不其然,當他們進入峽穀時,孟達的軍隊突然從兩側高山上拋下無數火球和箭矢,瞬間點燃了魏軍的前隊。
火光映照在峽穀的岩壁上,如同地獄般的場景。士兵們的驚叫聲、戰馬的嘶鳴聲、火焰燃燒的劈啪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道道令人毛骨悚然的交響樂。
司馬懿站在中軍,麵對著突如其來的伏擊,他的臉色陰沉如水。他立刻下令全軍撤退,但山路狹窄,大軍行動不便,一時之間陷入了混亂。
孟達在高處觀戰,看著下方的魏軍陷入混亂,他心中暗自得意。他知道司馬懿是個厲害的對手,因此他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精心挑選了鷹愁峽作為埋伏地點,利用地形的優勢,構築了多道防線,誓要讓司馬懿的大軍有來無回。
就在魏軍陷入混亂時,隻見山上再次出現一道人影。
一個身穿魏將服飾的人騎馬高呼“司馬老賊,可識得我申議否?都言司馬懿智謀冠絕天下,如今也要喝我的洗腳水,哈哈哈哈!”
司馬懿在中軍看得清楚,那人竟是申儀的模樣,不禁讓他心生疑慮,難道申儀的真的已經投蜀,來潼關告密不過是想坑害魏軍?
在孟達的指揮下,蜀軍繼續猛攻。他們利用高山上的優勢,不斷拋下火球和箭矢,同時還有巨石滾落,堵住了魏軍的退路。魏軍被擠壓在狹窄的山路中,無法展開有效的陣型,隻能被動挨打。
徐晃身為先鋒,見前方形勢危急,立即組織士兵進行抵抗。他手持大斧,身先士卒,勇猛無比。然而,蜀軍的攻擊太過猛烈,徐晃雖然勇猛,但也難以抵擋。
司馬懿看著前方的戰況,心中焦慮不已。他知道,如果不能儘快突圍,大軍可能會全軍覆沒。於是,他決定親自帶隊衝鋒,試圖打開一條血路。
他手持長劍,身穿鐵甲,騎著戰馬,向前衝去。他的身影在火光中顯得格外醒目,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他的武藝高強,每一次揮劍都能帶走幾個敵人的生命。在他的帶領和徐晃等將領的配合下,魏軍漸漸穩住了陣腳,開始向峽穀出口方向衝擊。
孟達見魏軍開始反擊,並不慌亂。他早已預料到這種情況,於是下令預備隊出擊。預備隊是由孟達親手訓練的精銳部隊,每一個士兵都是百裡挑一的勇士。他們手持長槍,身披重甲,從山路兩側衝下,直撲司馬懿的中軍。
司馬懿見狀,知道形勢危急,於是下令全軍奮力突圍。他親自帶隊衝鋒,與預備隊展開了激戰。一時間,山路之上劍光閃爍,血肉橫飛。
司馬師和司馬昭兩兄弟也身陷重圍,但他們並沒有慌亂。他們手持長槍,並肩作戰,配合無間。他們的武藝雖然不如司馬懿,但也堪稱一流。在他們的帶領下,一部分魏軍成功突圍,與司馬懿的中軍會合。
然而,由於蜀軍的攻勢太過猛烈,魏軍雖然奮力突圍,但仍未能完全擺脫困境。司馬懿見狀,決定采取最後的措施。他下令部分士兵脫下衣甲,故作慌亂之狀,向蜀軍的薄弱點發起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