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九終於鬆了口氣,但心間還是隱隱不安,從京城離開時,朝中的確為了此事爭執不下,萬一小圓子沒有扛住,終的下了這樣的旨意,可如何是好?
宋九絕不會讓女兒去和親的,就算被朝臣揭破他們違抗聖旨沒去嶺南,反而來了燕北,她也在所不惜。
反觀小團子一臉的無所謂,還說道:“若弟弟真的下了這樣的旨意,我也會將計就計。”
小團子這話倒是新奇,宋九眾人皆是看向她。
怎麼一個將計就計法?
小團子顯然想了後招,她說道:“去往寮國和親,必繞道應州,如此我還能與邊城將士來一個裡應外合。”
“至於真正的和親,他們怕是不知,上回爹娘從寮國歸來後,寮國亂成一團,各方部族起戰,如今便是守住燕雲十六州的寮軍,也不過是各部族分割後的結果。”
“不然我不會輕易得手三郡而無寮軍發難。”
所以和親之事辦不成?
“在寮國沒有選出真正的國君前,和親之事不過是說辭,且若真出此事,我去了寮國地界,定成為各方部族勢力爭搶拉擾的對象,豈不更亂?”
“所以我認為寮軍不會同意,同時也無人敢做這樣的主。”
小團子分析了一遍,的確有說服力。
宋九也就放下心來,隻是京城裡的那些世族門閥各懷心思,也不知會想出什麼樣的奇招來。
城裡還算太平,有密探院的人在外頭走動,小院裡眾人都能清楚外頭的動靜。
至於碼頭存放著的火藥和武器,也有府衛和親信兵輪流盯著,他們倒要看看背後之人到底是誰。
隻是才過去兩日,城中突然熱鬨起來。
大清早的,城門處的百姓奔走相告,原來是朝中的送親隊伍來了。
密探院的人得到消息後一臉的驚訝,匆匆趕來小院稟報。
這一下宋九也是怔住了。
她家小圓子還真的下了聖旨要將姐姐送去和親?
小團子聽到這個消息時,臉色微微一變,便起了身,她要出門親自去看一眼。
宋九也沒有攔,拉住她家夫君的袖口,也一路跟了上去。
哲哥兒要走,被祥姐兒和瑞姐兒拉住了。
三姐弟見他們一行人離開,立即在一起開了個小會,三姐弟最終商量好,絕不能讓大姐姐嫁入寮國和親,就算違抗二哥的聖旨,他們也不準。
哲哥兒更是一掌拍在桌案上,怒道:“二哥此事定有苦衷,來日回京再細問,眼下輪著我們保護大姐了。”
三個孩子點了頭,各自去準備了。
宋九夫妻二人跟隨大女兒來到街頭,就見京都來的送親隊伍已經入了城,且運送來的嫁妝不少,裡頭不少奴仆和工匠,那架勢還真有那麼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