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樣?”
蕭民生與老伴張文秀回到家中後開口問道。
“跟東陽那小子學壞了,現在牙尖嘴利的,滿口都是理由,關鍵我還找不到任何反駁的理由,說是一個月能有三百塊的收入。
咱們呀,就彆瞎操心了。
你看他弄出來的這些事,不單他自己受益,跟著受益的人可不少。
一個小丫頭都能養活一家老小。”
張文秀笑嗬嗬的搖了搖頭道。
“他鬼點子多,我知道勸不住他,讓你勸勸咱們丫頭,可丫頭也勸不住。”
蕭民生有些好笑的說道。
李東陽出的主意的確不止他自己受益。
一個主意弄出來開始實施,最少也是好幾家人受益,就拿做鞋這事來說,自己家,自己大哥家,還有自己老伴娘家都跟著賺錢了。
還有李家村那些人不提。
尤其是如今的靠山屯,都恨不得搬去李家村那邊住。
每天都會帶著孩子往李家村趕,從山裡弄野菜,掏野雞蛋鳥蛋,河裡抓泥鰍魚蝦,每天最少的都能掙幾毛錢,以前靠山屯那都窮成什麼樣了。
現在那些去李家村賣菜的小不點那個都穿得乾乾淨淨的,如今的李家村算是正兒八經的大集市,彆的集市十天八天可能才有一次趕集。
李家村門口天天趕集。
如今附近的大隊村子都聚集在那邊。
尤其是傍晚那一會,人山人海,比過年去縣城都感覺還熱鬨一些。
這就是當初李東陽給李家村的主意,讓孩子在村口賣東西給那些工人,現在受益的可不止是李家村這一個村子。
而李東陽自己像個沒事人一樣,壓根不摻和這事。
就連城裡菜市場生意都淡了不少,很多人寧願多走一會路來李家村買新鮮蔬菜,也懶得去菜市場看那些人的嘴臉,要是這邊還賣豬肉的話,估計雲陽縣菜市場都得黃。
劉家村與靠山屯合作之後更誇張,魚市都弄出來了,三個月時間兩個村子的分紅都達到每戶人家十三塊錢了。
隻是這些人好像都很聽勸,都是讓家裡那些小不點賣東西,自己在不遠處看著。
城裡小人書攤,說書的,賣糖畫,有些都跑到了李家村這邊過來了。
那攤位都快從李家村村口趕到雲陽縣城邊上了。
蕭民生也沒想到李東陽當初的一個建議,硬是乾出來一個超大集市,而且還是天天都趕的集市。
隻是樹大招風,蕭民生有些擔心,希望李東陽與蕭玉老老實實待在工廠,家裡有他們幫忙做鞋做衣服,已經有了額外的收入,再去做生意也掙不了幾個錢。
還不如守著目前已經定型的事安穩過下去。
李家村。
大黃狗,悄悄的回到了李有田家院門,朝裡看了看,聽見一陣小聲,連忙又往田間跑了過去藏進田地之間,兩個小不點笑嗬嗬的跑了出來,卻沒有看見大黃狗的身影。
卻看見自己老母親拿著藤條走了過來。
頓時蔫頭耷腦的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那虎子看見你們都躲了,還一點不自覺。”
蕭玉沒好氣的說道。
兩個小家夥見藤條沒扇自己身上,頓時臉上的陰瞞一掃而空,撒丫子往家裡跑了回去。
兩人剛走,大黃狗不知道從哪冒了出來,對著蕭玉搖頭擺尾的示好。
聽見院子裡一聲。
“虎子吃飯了。”
又嗖的一下跑進院子。
兩個小家夥引領般的笑聲越來越近,李東陽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