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兩兄弟在結完婚後,第二天一早就找了拖拉機帶著行李往李家村趕了過來。
蕭玉與李東陽一早就來到了李家村祠堂。
家裡隻留下了兩個小家夥,有他們的外公外婆幫忙看著。
李家村祠堂經過今年的修繕已經又擺上了牌位,當初的被破壞的地方經過修繕如今還是能看出來。
李家村祠堂內此時安靜得落針可聞,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有率先發聲。
李滿倉夫妻倆進山采山貨雙雙遇難,家裡留下了一個八十多的老人,四五個不滿十歲的孩子。
李公普高坐首席看著李家眾人。
“事情不發生已經發生了,現在不比當初家家戶戶都窮,如今不管哪家一天也有七八毛的收入,我也不為難大家,每個月每戶人出兩毛錢與將老人贍養著,他們的孩子還是繼續上學到十八歲。
特彆困難的幾戶人就不用參與這事了,現在大家是個什麼意見。”
李公普說完看向了眾人。
這話沒有說錯如今李家村有了集市,不管怎麼樣一天多少都有收入,尤其跟李東陽乾活的人家,一個月收入可不低。
李家村如今單獨分開的差不多八十多戶人家,每家不是養豬都養了不少的牲口,一個月拿兩毛錢出來完全沒有任何的壓力。
一個月給他們家十六塊錢完全夠養活這些孩子一直讀完高中,而且這些孩子也不是不能去擺攤掙錢,這些補助算是一條保障。
“我沒有意見。”
李有田率先站了出來。
“我家愛軍雖然不在村裡也願意承擔一份。”
李公普說的意思大家都懂,以後不管哪家有事有困難大家一起商量想辦法,既然是一個祖宗傳下來的後代大家相互幫襯兩把,把日子過下去。
“我也沒有意見。”
李東陽也表態道。
李東陽家如今有錢大家都知道,但李東陽沒有第一個站出來當出頭鳥。
“我同意。”
李老三也點頭。
隨後眾人陸續表示自己沒有意見,願意每個月出兩毛錢給李滿倉奶奶以及孩子一個生活保障。
“那這事就交給王翠蘭來辦,以後大家每月初一把錢交給王翠蘭,王翠蘭把錢給老太太。”
李公普看見宗族眾人還是團結頓時心裡非常是開心。
在二伯娘這邊開始登記統計一共有多少戶人,統計完畢一共八十八戶人家,在統計這段時間眾人一人給李滿倉家五毛錢。
兩毛是這個月的生活保障,三毛錢算是隨禮的。
老太太想要眾人鞠躬,可誰也不敢受著,按輩分她跟李公普是村裡輩分最大的長輩。
眾人隨多少李東陽自然也隨多少,在這個時候可不能當顯眼包。
處理完這邊的事,李東陽與蕭玉還得去李滿倉家裡幫忙,兩人同一天上山,雖然這邊辦不了什麼招待,但村裡每戶人家都送了糧食過來。
雖然送的不多,每戶人拿著三斤糧食過來,也算讓李滿倉家看起來不孤單。
李東陽與蕭玉在院子裡坐著陪眾人聊了一會,這才起身往家裡走了回去,換好衣服在過來幫忙。
“丫頭你今年幾歲了,叫什麼名字?”
張昆與張磊帶著媳婦第一次來李東陽家,看見自己姑姑張文秀在忙活做鞋,自己也幫不上什麼忙,就在院裡打算逗一逗李天賜與李欣月。
李欣月如今兩歲多一點,粉雕玉琢,古靈精怪的一歪頭也不搭話,看著張昆笑嗬嗬的模樣朝李天賜身後躲了躲。
小豆子頓時一把抓起地上的竹棍,奶凶奶凶的看著張昆。
“你是誰,不準跟我妹妹套近乎,趕緊離開我家,不然我讓小黃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