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下了這個事情,陳平安也就感覺自己身上的壓力小了一些。
一開始的時候,科協的那些工作可能自己一個人就足夠了。
但現在,隨著程老講座的增多,各種各樣的接待也逐漸多了起來,各式各樣的出行也多了起來。
配備秘書,能夠讓他騰出手去專心的做事情。
於是,陳平安辦公室從有了這兩個秘書之後,整天都是乾乾淨淨。
甚至在他的桌子上,每天都會多出一朵鮮花。
【叮鈴鈴~】
桌子上的座機響起。
陳平安快速拿起,下意識的回應道:
“喂?”
“陳平安,你小子現在可以啊...”
熟悉的聲音,熟悉的味道。
陳平安嘴角高高揚起,道:
“老領導,怎麼想起我來了?”
“你小子在宛陽弄出的動靜不小,我覺得可以跟去取取經,在西洲省也搞搞農業集約化的宣傳。”
李有才的聲音依舊硬朗,言語間都是對陳平安的欣賞。
奈何他雖然位居副部,卻無法幫著陳平安脫身。
“老領導,您是準備私下裡來?還是帶著團隊過來?”
陳平安笑著問道。
“喲,你小子現在能耐了啊,現在就擺起譜來了,連我都需要親自過去,你就不能主動過來?”
“哈哈哈,當然能!當然能!但您知道的,我跟沙洲有些八字不合...”
“嗯...那好吧,你今晚有沒有時間,咱們見一麵,我帶著靳楠、德吉新月一起過去,你晚上請客啊!”
“這...德吉也來?”
陳平安的心輕輕揪了一下,然後下意識的問道。
“怎麼?你小子不想見?”
“跟我有什麼關係,她來與不來都行...”
陳平安有些嘴硬,表現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
“哈哈哈!你啊!你啊!就像那煮熟的鴨子,就剩嘴硬了...”
“晚上我安排地方,您直接開車過來。”
“好!”
......
其實,李有才這次見陳平安,是考慮了很久才做出的決定。
他這次主動,其實也是想在沙洲省尋找到一個地方開展農業集約化的地級市開始試點。
這些天李有才研究了很多政策。
發現,國家不論是在今天的‘一號文件’還是在官方媒體之上,都在強調農業發展的重要性。
從一開始的大戶承包,到後來的國企出馬承包,再到現在的合村並鎮...
這一係列的動作,都在表明,機械化、集約化、科技化,將會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趨勢。
現在放眼全國,隻有桐州市開展的集約化改製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也就是說,現在還是初步階段,現在開始不算晚。
不過,每個地方都有落後分子,他們把這樣的先驅性工作稱作‘不穩定’。
西洲省的沙柏林就是這樣的人。
按照陳平安對他的了解,他應該是一個敢打敢拚的進取者。
但實際上,沙柏林也隻是單純的執行上麵給他的命令。
隻要上麵允許的事情,他就會全力支持,就比如陳平安到富麗縣任職。
晚上。
陳平安在宛陽市郊區外的那個農家院子擺了一桌。
自從上次陳平安安排周陽處理好廚子孩子上學的事情之後,陳平安就成為了這裡的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