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行三國!
吳巨是長沙人,早年被劉表任命為蒼梧郡太守,領兵驅逐了當時的交州刺史、現為蜀漢太常的賴恭,後來在步騭領軍進入交州後,因表麵服從實則內懷異心被步騭誘殺。
因為這個原因,原是長沙大族的吳家現在日子並不好過,本以為躲在鄉下的莊園裡不再參與漢吳之爭,孰料本該是安全後方的湘鄉縣竟突然殺進來數千漢軍。
刀都架在脖子上了,吳家的老族長怎敢拒絕趙驥遞出的橄欖枝,連聲表示吳家依附東吳是為勢所迫,心中一直是忠於漢室的。
既然對方已經在口頭上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了,趙驥自然老實不客氣地搬空吳家補充輜重,又半請半綁了吳家的幾個嫡脈子弟隨軍從征,還強迫著老族長寫下一封表明忠心的書信,然後才假模假樣地留了張欠條,說是驅逐吳軍後由朝廷償還。
臨走前,趙驥向吳家族長闡明厲害“你吳家不僅向王師貢獻糧草,還有子弟直接投軍,隻有王師取勝才能保證長沙吳氏的安全,如果我被步騭擊敗的話,我可不敢保證你輸誠的信會不會被吳軍繳獲”。
在把湘鄉縣周邊村莊掃蕩一圈後,趙驥帶兵調頭轉向東邊的湘南縣,然後又向南依次轉向湘西、衡陽兩縣,攪得整個長沙郡雞飛狗跳。
接到趙驥最新動向的情報後,步騭驚異到“一路搶掠?難不成這趙驥是黃巾餘孽?”
在這個還沒有“運動戰”“遊擊戰”概念的時代,趙驥的戰法的確很容易叫人把他和黃巾軍的做法聯係起來。
“年齡不對罷?黃巾起事時這小子應該還沒出生”,衛旌分析到,“我聽說他們隻搶大戶,不搶庶民,倒是和黃巾有所區彆”。
“蜀漢畢竟自詡正統,好歹還是要點臉的”,步騭作出了自己的判斷,“無論如何,總歸是想逼我野地浪戰”。
衛旌問到“子山可有對策?”
“唉”,步騭歎口氣道,“事到如今,不出兵是不行了”。
“那豈不是正中蜀軍下懷?”
“沒辦法,長沙不能亂”,步騭解釋說,“荊南山多田少,我麾下這萬餘大軍的補給全靠著長沙郡維係,要是再讓蜀軍這樣搞下去,我軍就會缺糧自潰了”。
步騭凝視地圖良久,給出了自己的部署給衛旌留下三千人守益陽,步協在西邊屯兵連道縣和封鎖資水,零陵太守徐陵、桂陽太守全柔在南邊各領郡兵堵住趙驥南下道路,自己則帶五千主力向新陽、湘鄉、湘南三縣移動,由北向南壓縮趙驥的活動空間。
趙驥轉戰各縣時,一直打著十二分的小心關注益陽的動靜,步騭領軍南下的消息很快就報到了趙驥的案前。
看過地圖,閻宇大為憂慮“西邊南邊的去路都被吳軍封鎖了,步騭從北麵穩步推進,我軍已被壓製在衡陽一帶,再不能大範圍機動了,不如向東渡過湘水另尋戰機”。
“不可”,趙驥斷然否定,“步騭之所以是被迫出戰,是因為他不能容忍我們打爛長沙的腹心膏腴之地,我們一旦東渡就進了廬陵山區,他隻需封鎖湘水就能餓殺我們”。
趙驥明白,就憑自己麾下的這支軍隊,根本不可能在如後世那支有信仰的偉大軍隊那般在井岡山地區堅持存活下來。
閻宇跺腳著急道“那該如何是好?”
趙驥沉思半晌,咬牙狠狠下定決心“憑爾幾路來,我隻一路去!”
向東是死路,向西向南都要攻堅,唯有不理會這三路吳軍,集中兵力北上與步騭決戰。
湘鄉城內,步騭剛送走了縣裡大族的代表,這些人不看好蜀軍的前景,所以特地為了獻糧的事來向步騭提前請罪,步騭好言安撫了他們,除了吳家的老族長被下了獄。
因為誘殺吳巨的事,雙方已經結下了不解血仇,步騭正好借這個機會把吳家連根拔起,既可以給自己和後代子孫除去一個隱患,也能殺雞儆猴震懾一下潛在的不安定份子。
步騭仔細分析了各方彙集而來的情報,目前已經可以確定,偷渡資水的這夥蜀軍應該有三千人,衡陽縣中的大族紛紛派人遞信催促說蜀軍正在劫掠他們在城外的莊園,請步騭趕快發兵征剿。
步騭前幾日剛接到了奮威將軍潘濬的信,信中隱晦說到歸附東吳的荊州士人因為家族利益受損,已對步騭極為不滿,多次在孫權麵前要求撤換步騭。
步騭和潘濬雖然相識不久,卻相互敬佩、一見如故,他明白潘濬信裡的意思,孫權現在雖然明麵上還在支持步騭,但肯定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如果步騭不能儘快剿滅趙驥的話,那替換他的很可能就是潘濬。
潘濬這是在提前給他透個消息,免得將來影響兩人之間的友誼。
步騭並不怪潘濬可能會接替自己,潘濬的壓力也很大,他是武陵漢壽人,家鄉不久前也被蜀軍攻陷了,有傳聞說趙驥是關羽的未來女婿,要不是看在武陵潘家和蔣琬的家族是姻親的麵子上,背叛過關羽的潘濬恐怕難逃滿門被殺的下場。
被逼到牆角的不止有趙驥,步騭也正麵臨同樣的境地,隻不過趙驥是軍事角度陷入困境,而步騭是政治角度。
既然如此,那就決一死戰吧,蜀軍已經被限製在衡陽左近,捕捉住他們的主力並不難,步騭自信自己能夠擊敗趙驥,一方麵是五千對三千,自己兵力占優,一方麵是趙驥沒有後方可以依托,隻要敗上一次就會萬劫不複。
次日,步騭帶領五千吳軍離開湘鄉縣城向南進發,而他不知道的是,一匹快馬正同時飛奔出城外的吳家莊園。
送走吳家信使後,趙驥把信遞給閻宇道“魚兒咬餌了,接下來就看是他力氣大把我們拖下水,還是我們把他釣上岸了”。
趙驥留下少量兵力,繼續大張旗鼓的在衡陽縣周邊遊動,偽裝漢軍主力仍滯留在衡陽的跡象,然後集結主力晝伏夜行,快速朝著湘鄉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