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行三國!
無論劉禪還是諸葛亮,都不會為了一個小小的軍侯去駁趙雲的麵子,很快就批複同意了,任命下到中軍後,趙雲大筆一揮,就把柳隱劃撥給了趙驥指揮。
如此,柳隱就在趙驥毫不插手的情況下,神不知鬼不覺的歸到了趙驥的麾下。
鴛鴦陣的秘密遲早保不住,趙驥乾脆直接跟柳隱兜了底,不過話術上仍然交代說是家傳的秘陣。
柳隱本是個忠直的人,對趙驥的傾囊相授極為感激,話語間大有士為知己者死的意思。
有了陳祗、柳隱一文一武的輔佐,軍隊的訓練迅速進入快車道,校場上每日都是喊殺連天,按照武陵練兵的經驗和舊例,每日上午訓練半天武藝或隊列,下午教識字和條令。
這天,柳隱前來稟報,說因為中軍是新建的緣故,什長、隊率、屯長等基層軍官缺額極大,已經影響到了正常訓練,希望趙驥儘快補足。
趙驥有權直接任命百人以下的低階軍官,他本著“相馬不如賽馬”的原則,安排組織了一場大比武,有信心勝出的士兵都可以報名參加,按武藝高低分配職務,這樣做既能服眾,又能給勤練武藝的人一個晉升機會,在士兵中形成優上劣汰的競爭氛圍。
考慮到鴛鴦陣的特點,趙驥把比武科目定為刀盾、狼筅、長矛和馬叉,大盾手因為隻需身長力大者即可,所以不在比武範疇。
比武采取抽簽配對的淘汰賽製,使用沾了石灰的木質兵器,兩兩分組分彆使用四種兵器對戰,四項打成平手的加賽識字和條令。
士兵們參賽熱情很高,有近半的人報了名,但因為是淘汰賽製的緣故,到第三日就已經決出了最後的五名勝者擔任屯長。
五名擬任的屯長站在趙驥麵前等待訓話,誰知趙驥還未開口,其中一人突然高叫到“將軍欲得壯士效力,何不讓我等再決軍侯之位”。
趙驥聞聲打量,隻見出聲之人中等身材、四肢粗壯,外形倒是極為英武,那大漢滿臉傲色,出列抱拳道“某若勝不得場上四位兄弟,情願不當這屯長,若是我勝了,就請大人舉薦我出任一曲軍侯”。
柳隱見這人在趙驥麵前放肆狂言,當即斥責到“住口,不知道說話先打報告的條令嗎?”
那大漢斜眼蔑視柳隱,傲然道“勝得幾個新兵算什麼本事,在下敢請柳軍侯下場較量武藝,且看我倆的本事孰高孰低”。
柳隱聞言大怒,他無意和一個士兵分高下,但對方如此公然叫陣,若自己不出手懲戒的話,以後還怎麼帶兵。
柳隱當即轉身對趙驥說“請大人容我教訓這個狂徒”。
趙驥一來不能當眾折了柳隱的麵子,二來也好奇叫陣之人到底是信口開河還是有真材實料,點頭同意道“好,我正想一觀休然的武藝”。
柳隱下場問到“你想先比哪種兵器?”
大漢掃了一眼地上的兵器,昂首答到“不如我倆各自挑選趁手的兵器,就比一場,免得耽誤時間,如何?”
“好,就依你”。
柳隱使的是長柄大刀,那大漢左手圓盾右手砍刀,兩人也不廢話,立即鬥成一團,二十回合下來不分勝負。
兩人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鬥得愈發興起,柳隱將手中長刀輪轉如飛,激起風聲獵獵作響,那大漢膂力甚強,左手持盾將柳隱攻勢儘數接了下來,瞅準空當就出刀反擊,兩人各自抖擻精神又戰二十回合,卻依然難分高下。
“好,停手”,趙驥喝止住場中二人,先恭維柳隱道“休然的武藝真叫我大開眼界,難怪趙老將軍會舉薦於你”。
柳隱收刀謙虛道“大人謬讚”。
趙驥又看向那大漢,問到“壯士可通姓名”。
大漢恭敬答到“某乃句扶,字孝興,巴西漢昌人”。
句扶?趙驥心中大喜,這可是撿到寶了!
曆史上的句扶是在諸葛亮南征時從軍,後來又參加北伐,屢立戰功,最後官至左將軍,在魏延死後作為王平的副手鎮守漢中,被時人評價為“前有王句,後有張廖”,名聲還在張翼、廖化之上,是諸葛亮亡故後的蜀漢重將。
趙驥細問之下,原來句家是漢昌縣的大姓豪強,但因不通經學,所以句氏子弟多靠從軍取得武職來維持家勢。
趙驥心頭高興,麵上卻故意鐵著臉說“你來軍中多久了?”
“某已到軍中月餘了”。
“爾在軍中可學了條令?”
“入營後,首訓就是學條令”。
“你既然學過軍中條令,為何還敢違反?”趙驥嚴厲斥責道,“奉宗,按軍中條令該怎麼罰他?”
陳祗從小寄人籬下,看家本事就是察言觀色、揣摩人心,他看出趙驥其實很欣賞句扶,有此一著不過是要熬熬句扶的性子,免得以後難以約束。
“依軍中條令,句扶擅自發言、頂撞上司,該杖責二十”,陳祗給出的處罰不輕也不重,輕了怕句扶不長心,重了怕他心生怨恨。
趙驥對陳祗的處罰意見很滿意,點頭道“好,來人,給我打他二十杖”。
句扶也不求饒,挨完板子後,起身直挺挺立著一言不發。
趙驥又問句扶“你可服柳軍侯的武藝?”
句扶是個耿直漢子,他本以為柳家是成都世家,柳隱肯定是靠門蔭才能剛從軍就當上軍侯,但一場比試下來才發現柳隱武藝不在自己之下。
他老實回答“我自詡武勇,今日與柳軍侯交手,方知自己是小覷天下之人了”
“好”,趙驥麵向全軍揚聲說到,“句扶的武藝技壓全場,按照這次比武的約定,該授他屯長之職,他能和柳軍侯戰成平手,有才,我就委任他暫掌一曲軍侯”。
句扶本以為趙驥罰他是為了給柳隱撐腰,當時心中其實是不服的,但在趙驥破格提升他統領一曲士卒後,才不由暗自感慨到,難怪趙監軍年紀輕輕就能在荊南立下大功,果然是賞罰分明,跟著他去征戰,自己肯定能立功拜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