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行三國!
談妥後,吳懿作為大軍名義上的主將,和趙驥一起來到沅陵。
趙驥從閻宇麾下撥出一千人留給吳懿鎮守沅陵,剩下三千人分由閻宇、柳隱和句扶統領,乘船向著且蘭快速出發。
且蘭縣城,也即是後世的貴陽,朱褒正與前來共同舉事的各部落首領喝酒。
朱褒本是牂牁(zangke)郡丞,益州從事常房在劉備死後巡視牂牁,認為朱褒有異心,就抓捕了他的主簿審問,朱褒內懷恐懼,乾脆起兵殺死常房,即便諸葛亮誅殺了常房的兒子,又流放常房的弟弟到越雟(xi),也堅決不肯回頭歸附朝廷。
既然已經扯旗造反了,那就一條路走到黑,反正有雍闓和高定頂在前麵,自己就安心在牂牁關起門來當個山大王。
眾人正喝得高興,一個蠻兵突然連滾帶爬衝進大廳“不好了,漢軍殺進城裡來了!”
“什麼?城外駐防的士兵怎麼沒有預警?”朱褒吃驚之下連手中的酒杯都掉地上了,“漢軍不是被堵在五尺道了嗎,他們是從哪兒過來的?”
朱褒的注意力都在北邊,他認為武陵的漢軍本就不多,可用的機動兵力最多就小幾千人,肯定不敢深入牂牁境內,何況自己把主力都收縮在了且蘭,即便武陵漢軍敢來,一時片刻也不可能攻破且蘭縣。
此時,句扶正殺得興起,他帶領一千人作為先鋒,一路毫不停留,直接來到且蘭城下。
朱褒在城外安排有前來響應他的部落蠻兵駐防,可各部首領都在城中和朱褒飲酒,雖然有幾個蠻兵上來阻攔詢問,但都被句扶謊稱自己是奉命前來彙合的部落瞞了過去,蠻兵沒有接到命令,不敢用武力強行攔截,就這樣放任句扶直接殺到城下。
句扶沒有急於向城內攻擊前進,他命令士兵結成鴛鴦陣控製住城門,等待後續主力的到來。
朱褒從震驚中清醒過來後,立即親自組織直屬部隊向城門發起反攻,爭取在漢軍主力到達前奪回城門,城外的蠻兵發現漢軍殺到城下時,也紛紛趕來夾擊。
雖然兩麵受攻,但句扶毫不慌張,城門口地形狹窄,他對憑借鴛鴦陣守到主力到來信心十足。
蠻兵大多無甲,武器也隻有簡陋的砍刀、木盾、竹矛等,而且這些蠻兵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軍陣訓練,作戰全靠一股血勇之氣,當衝在前麵的士兵被紛紛斬殺後,其餘士兵立即開始恐懼動搖,要不是漢軍人少沒有追擊,身後又有各部落酋帥督戰的話,這些蠻兵早就一哄而散了。
趙驥沒有讓句扶等太久,在他剛抵近城外的叛軍營寨時,就遠遠聽到了城門處的喊殺聲。
趙驥當即下令閻宇帶一千人上岸掃蕩沿途叛軍據點,柳隱則不顧岸上的叛軍箭雨,帶著成都的一千新兵從水路直逼城下支援句扶。
關嫣完全沒有初臨戰場的畏懼,興奮地吵鬨著要和閻宇一起去殺敵,趙驥拉不住,隻能在吩咐閻宇注意保護好她後,就由得關嫣去了。
正在從城外攻擊句扶的蠻兵發現身後出現漢軍主力後,各部落酋帥首先想到的就是保存自家實力,紛紛帶領本部蠻兵脫離戰場,一個帶動十個,十個帶動百個,撤退迅速就演變成了無秩序的潰敗。
趙驥察覺到了戰場形勢的變化,命令閻宇追逐潰散的城外叛軍,柳隱所部放棄進城支援句扶,急行軍從城外繞路追擊可能從城內突圍的朱褒部主力。
朱褒正在從城內攻打城門,忽見城外的蠻兵開始後退,他馬上意識到不對勁,嚴令那些不直接隸屬於自己的部落兵向前進攻,自己則帶著本部士卒脫離與漢軍的接觸。
句扶看似性格莽撞,其實膽大心細,他敏銳地趁著城內各部叛軍因調動而產生的短暫雜亂,及時下達了向城內方向發起反擊的命令。
且蘭城內街道狹窄,本就不利於叛軍發揮人數優勢,而有利於鴛鴦陣最大程度發揮威力,加之叛軍因調動而導致陣線混亂,戰鬥很快就變成單方麵的屠殺。
朱褒再顧不得其它,帶著本部親兵原地轉身,立即換個方向向城外突圍逃命。
且蘭縣城池很小,隻有南北二門,句扶占據的是南門,朱褒則選擇了向北逃。
城內叛軍此時已經失去組織,一路上到處都是擠作一團的士兵,朱褒好不容易才趕到北門,眼見逃出生天在望,卻遙遙望見北門口一把火起,前麵的叛兵發聲喊朝著自己折返回來,火光中隱約可見一麵紅色的“柳”字大旗。
眼見著逃生無望,城內叛兵紛紛跪地投降,朱褒知道其他人能降,唯獨自己不能降,於是橫下一條心,率領少數心腹向北門發起決死衝鋒。
柳隱看著衝殺而來的朱褒,朝地上唾了一口,拔刀喊道“殺!斬殺朱褒者記頭功!”
朱褒的拚死一擊注定徒勞,他的親兵們在鴛鴦陣前猶如飛蛾撲火般,接連倒在血泊之中,卻不能撼動漢軍分毫。
漢軍逐漸圍攏過來,揚聲高喊“隻誅朱褒,降者不罪”,朱褒身邊的士卒越來越少,他已經殺紅了眼,一刀剁倒一名往回跑的士兵,近乎瘋狂地喊著“殺呀,殺呀”。
兩名親兵互相遞個眼色,默契的從背後朝朱褒揚起手中的刀……
戰場逐漸安靜下來,漢軍開進且蘭城內,將投降的叛兵收押看守,清點戰場後,漢軍共計斬首八百餘級,俘虜五千餘人。
對於如何處理俘虜的叛兵,眾人發生了分歧,句扶和關嫣兩個好戰分子認為應該全部坑殺以絕後患,柳隱覺得殺俘不祥,不如整編補充戰力,閻宇則建議把俘虜就地充作苦力。
“首先,不能把這些人留在且蘭,整編或充作苦力都不行,養這麼多人的話,後勤壓力太大了”,趙驥逐條駁回眾人的建議,“都殺了也不行,那樣的話我們就和牂牁諸部結下血海深仇,徹底把本地人推到我們的對立麵了”。
趙驥突然有些懷念馬良,之前在武陵的時候,自己隻管打仗就行,後勤、俘虜什麼的都交給馬良就行了,他自然會處理得妥妥帖帖。
唉,以前沒覺得這些有什麼難,真等到自己當家作主,才發現處處都是難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