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行三國!
爨(cuan,四聲)家是南中大族,在當地可謂根深蒂固,東晉年間天下大亂,爨氏割據雲南和四川地區長達四百年。
爨習本是劉璋任命的益州郡建伶縣令,因為犯罪而被免官,甚至牽連到侄兒李恢身上,好在當時的益州郡太守董和考慮到這些南中大族在當地影響太大,才沒有免去李恢的官職,還推薦李恢到成都任職。
李恢因禍得福,在去成都的路上得知劉備正在攻打劉璋,他分析後認為劉璋必敗,於是徑直來到綿竹投靠劉備,隨後作為劉備的使者勸降馬超立下大功,讓劉備第一次看到了他的才乾。
爨習目前正在成都閒居,在獲悉朝廷有把關嫣賜婚給李遺的打算後,他馬上寫信告訴李恢有關趙驥和關嫣的緋聞。
李恢最初不在意這些捕風捉影的小兒女故事,但隨著趙驥聲名鵲起,現今又兩家合兵一處,甚至可能會有更深的利益交換的情況下,李恢就不得不慎重對待了。
先看看趙驥會怎麼做再說吧。
趙驥知道像李恢這種久仕官場的人是不可能因為幾句空口白話就做出承諾乃至付諸行動的,現在是自己有求於人,隻能等鐵坊初見輪廓了才有得談。
私事談不了,那就談公事吧。
“現今朱提在手,雍闓、高定必會全師來攻,請李都督部署我軍下一步行止”。
南中戰事屬於李恢的本職,他也不客氣推辭,指著地圖說“叛軍眼下隻剩沿瀘水北上與我軍決戰這一條路,我們應該迅速搶占堂狼縣,卡住水陸通道,叛軍進則求戰不得,退則無處可去,我軍可以坐觀叛軍自潰”。
不愧是劉備看中的徠降都督,眼光確實毒。
趙驥對李恢的部署沒有異議,隻補充道“叛軍徒以利聚,必因利散,不如分而治之”。
李恢點頭同意,雍闓是漢人豪強,高定是越雟(xi)蠻王,兩人本就不是一路人,一旦利益衝突,隨時都可能舉兵相向,孟獲的下場就是最好的例子。
計議即定,李恢率部留鎮朱提要地,趙驥帶本部兵馬立即出發奔襲堂狼縣。
堂狼空虛,趙驥兵不血刃就收複了縣城,然後就著手搶修城防,等待叛軍主力到來。
鄂煥丟了朱提,但軍隊損失並不大,他收攏敗兵後,就急忙南下,很快就在半路上遇到了同樣急匆匆回援的叛軍主力。
高定看到鄂煥氣不打一處來,把他狠狠鞭笞了一頓,但他沒敢再把鄂煥怎麼樣,畢竟大敵當前,鄂煥又是他麾下的頭號戰將,在軍中勢力不小,如果他現在殺了鄂煥,搞不好立時就會有一場內亂。
叛軍雖然連連損兵失地,但主力仍有不下兩萬人,隻要重新奪回朱提和城中的糧食,就還有與朝廷對抗的本錢。
雍闓見鄂煥逃回,氣罵道“你跑來找我們乾什麼,就算丟了朱提,你也該退守堂狼,占住一個反攻的前進據點呀”。
高定也反應了過來,急忙說到“快,快,鄂煥你快調頭回去,一定要把堂狼握在我們手中”。
鄂煥是個純粹的戰將,直到此刻也沒弄明白己方為什麼必須控製住堂狼,好在他有個優點就是聽話,既然高定這麼說了,那他就去做。
鄂煥調轉方向再次出發,連沿途不斷有士兵掉隊也不顧,好不容易抵達堂狼城下,卻見一群漢軍和民夫正在熱火朝天的修築工事。
鄂煥腦子隻有一根筋,也不管漢軍已經占據了城池,直接就帶頭發起了衝鋒。
俗話說傻人有傻福,其實漢軍也是才剛剛進城,根本沒料到叛軍來得這麼快,而且氣都不喘就直愣愣殺了上來,漢軍此刻建製散亂,士兵們手裡大多不是兵器而是挖工事的工具,很快就被叛軍殺散,連城門都丟了。
趙驥正在縣衙與眾將議事,突然聽見遠處傳來喧鬨,不多時就有士卒匆匆報告說蠻兵殺進城裡了。
趙驥大驚失色,也不知道敵方到底來了多少人,立即下令讓句扶帶兵反擊,柳隱和閻宇則馬上收攏部隊恢複建製,然後由閻宇負責支援句扶,柳隱負責帶兵上城牆防備叛軍後續可能到來的進攻。
句扶來不及召集麾下的全部兵力,隻帶上了縣衙附近的數十名士兵就直奔城門,遠遠望見一條大漢揮舞長戟帶頭衝殺街道上的漢兵和民夫。
句扶聽柳隱提起過,朱提之戰時叛軍中有個使長戟的人武藝很是了得。
句扶自負武勇,頓時起了跟鄂煥一較高下的想法,他命令身邊的士兵立刻停下列陣,自己舉盾持刀上前會一會鄂煥。
鄂煥長戟直刺,句扶雖然用盾擋住,卻被戳得連退兩步才穩住腳步,鄂煥手中長戟順勢橫劈,巨力撞擊下,句扶再拿不穩盾牌,揚手將盾牌甩飛到半空中。
句扶大驚,對麵這家夥力氣也大得太不像話了,必須貼近對方轉守為攻,他趁著鄂煥長戟尚未收回,單刀直入近身搏鬥,鄂煥則把一柄長戟輪轉飛快,舞得滴水不漏。
兩人兵器相交,一時間難分勝負,正鬥到酣處,一支冷箭猛地射來紮穿鄂煥的大腿。
句扶硬生生把砍到一半的刀收在半空,轉身大怒道“誰讓你們放箭的?”
“我讓放的”,趙驥從漢軍陣列中走出,“現在是打仗,不是俠客比武,你以後要是再逞匹夫之勇,就不要帶兵了,給我當侍衛算了”。
“給我把他拿下”,趙驥努努嘴,立即就有士兵上前七手八腳地把受傷的鄂煥按倒綁了。
趙驥又瞪了句扶一眼“還愣著乾嘛,趕快把城門奪回來”。
句扶尷尬地撓撓頭,灰溜溜地帶著列好陣的士兵向城門前進,鄂煥是急行軍過來的,氣都沒歇就投入戰鬥了,同步跟來的士兵並不多,本以為漢軍在突襲下會一哄而散,沒想到漢軍的軍紀比叛軍嚴厲得多,不僅沒有因慌亂而潰逃,居然還在短時間內就組織起了反擊。
現今鄂煥被擒,城裡的叛兵群龍無首,很快就被驅逐出了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