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土法煉鋼_驥行三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驥行三國 > 第43章 土法煉鋼

第43章 土法煉鋼(1 / 1)

驥行三國!

李恢一聽就明白了,趙驥已經和吳懿談妥了利益分配,就看自己點不點頭了,他裝作好奇的問“不知吳國舅是如何體貼人的,我也想學一學”。

老子也不是吃獨食的,你說嘛,該給你的我也會給。

趙驥露出個有點點邪魅的笑容“說來不好意思,下官和漢壽侯府合作建了家造紙坊,侯府覺得沾了銅臭味有失身份,乾脆把紙坊都給了我,下官過意不去,就借吳都督之手,補了侯府一千部曲”。

李恢心中一驚,難道這小子已經知道朝廷配婚的事,這是故意在拿話點我,看我是什麼意思。

其實趙驥並不知道這件事,隻是後世有野史說關嫣嫁給了李恢的兒子李遺,所以才拿話旁敲側擊一下,免得李遺當了第三者自己還不知道。

李恢是個見過大場麵的人,當年孤身進入馬超大營利刃加頸尚且麵不改色,何況這點小意思,當即故作不知,笑道“吳國舅果然大手筆,一千人說給就給了,不過我可沒有紙坊可以送,部曲嘛,監軍大人又說養不起,這可為難我了”。

“南中各部生存艱辛,若離了這些青壯,隻怕活不下去,不如都放他們回去吧”。

這是什麼意思?李恢不信趙驥真會全放了,但又猜不透他葫蘆裡賣什麼藥,乾脆閉嘴聽他怎麼說。

“之前和都督提過建鐵坊的事,這事兒挖礦、冶煉、運輸都需要大量人手,說實話,那點俘虜根本不夠,恐怕還得發動南中各部更多人一起參與才行”。

李恢打斷道“我說過的,鐵是禁榷”。

李恢非常清楚現在朝廷是諸葛亮說了算,自己是以劉備近臣身份提拔起來的益州人,要不是南中叛亂,隻怕早把自己從徠降都督的位置上拿下來了,敏感時刻沒有必要為了一點利益而授人口實。

“都督會錯意了,都督身負衛戍南中之責,自然不能違反朝廷法令”,趙驥笑道,“鐵雖是禁榷,但民間也是可以流通交易的,山民們拿自己部落存下的鐵和本地大族換些糧食布匹什麼的,朝廷還能禁絕不成”。

所謂鹽鐵酒等禁榷,是不準私自生產和大規模批發,而不是禁止民間流通,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民間自然是有交易的。

趙驥是打算在批發和零售間打擦邊球,南中民情複雜,誰能說得清部落間的交易究竟違不違法,誰又敢去搜集這些部落的違法證據,不怕被敲悶棍啊。

李恢不用直接參與生產或倒買倒賣,隻需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行,南中與蜀地的貿易渠道本就一直掌握在他們這些漢人大族的手裡,要是沒有他們,官府休想從山裡的部落征集到一丁點物資。

如果隻是這樣,李恢倒是不介意,不過是在原有的貿易內容裡添上鐵這一項而已,何況能給這些山中部落一條商路的話,就能減少漢夷矛盾,對自己的政績也是大有好處的。

談妥經濟利益,就該說政治利益也就是報功的事了,趙驥把自己想為部下討要官職的意見寫成文書遞給李恢“下官奉吳懿都督之令收複牂牁,收複朱提、益州二郡則是在李都督的指揮下作戰”。

我就是個下力的而已,大功勞都是吳懿、李恢兩位都督的,所有作戰都是你二位指揮的。

李恢看完問到“上麵怎麼沒提趙監軍自己的功勞?”

你自己呢,想要什麼?

趙驥平淡回答“我是監軍,不過搖旗呐喊而已,不敢分勻戰功,倒是這些親身搏殺的將士頗多勞苦”。

我不要戰功,但我手下的人不能不要。

李恢心中暗道,此子不可小覷,年紀輕輕居然就懂得韜光養晦的道理,實屬難得。

趙驥不到兩年時間就從一個末流的百石小官一躍成為兩千石的大員,已經惹得不少人猜疑嫉恨,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朝廷把他從武陵太守調任中監軍加以監控就是明證。

他知道自己短時間內不可能再有大的升遷,了不起會加些空頭爵位,還不如把功勞全分給李恢、吳懿兩位大佬,以及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下屬,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人脈和勢力。

既然這是趙驥自己提出來的,李恢樂得做個順水人情,很快就按照他的意思擬了報功文書上報朝廷。

看著趙驥滿意離開,李恢撚須歎道“是個人才,但還是太年輕太天真了,你當真以為朝廷看不出你的用心,不過一紙調令的事罷了,唉,可惜可惜”。

趙驥返回堂狼時,孟琰也到了。

“滇池附近有鐵,你發動族人沿著河流山穀去找,看有沒有褐色或帶鐵鏽的碎石,鐵礦石會比普通的石頭更重,應該不難找”。

“如果發現某處碎礦石比較多,就再溯著河流山穀往上遊探查,一般來說能在兩側的山坡發現礦床”。

這種探礦的方法雖然原始,卻不難找到一些小礦床,而且采礦量也足夠滿足當時的鐵資源需求。

趙驥又交給孟琰一份圖紙“你按圖上畫的樣子叫族人造座冶煉爐”。

趙驥給孟琰的圖紙就是小高爐以及配套的水力鼓風機,也就是所謂的土法煉鋼,這雖然在大躍進時期被認為是浪費資源的錯誤行為,但放在漢末確是了不得的先進技術,無論產量、質量都與當時的冶煉技術不在一個數量級的。

小高爐第一個優點是成本低,用黏土就能建造,而且建成後可以連續使用幾年到十幾年的時間。

第二個優點就是爐溫高、熱效率高,高爐顧名思義就是把爐壁建得高高的,加量口開在爐頂,從上方加入鐵料、木炭和用於吸收碳雜質的生石灰,再從下方鼓風,吹動原料和空氣在爐內充分接觸,液化後的鐵就會下沉由出料口流出。

第三個優點就是產量高,根據後世學者考據,漢武帝國力巔峰期的鐵產量能達到一萬七千多噸,這在當時是個非常驚人的數字,但土法煉鋼每爐就能出鋼千斤左右,趙驥現在更擔心的是落後的純人工采礦量跟不上。


最新小说: 洪荒:我屢出毒計,十二祖巫勸我冷靜! 混沌仙棺 重生廢柴:我養神獸崽崽C位出道 偷偷告訴你,我是大漢皇太孫 HP:當時間重來 快穿:滿級嬌妻專治偏執大佬 明日方舟:呆萌的天使小姐是腹黑 我在泯滅之地斬鬼 偵探係統:我能看到案發過程 被逐出宗門後,我成了魔尊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