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行三國!
李輔攤開雙手,示意自己無心傷害鄧賢“不是我沒良心要害孟將軍,但現在的形勢你也看到了,城破後孟將軍肯定是難逃一刀,左右都沒有活路,奈何要拖上你我的全家性命”。
鄧賢統率著孟達身邊的親兵,是房陵最精銳的力量,如果不把鄧賢拉到同一邊,少不得會有一場廝殺,李輔並有獨自成事的把握。
“你就真的一點不念著自己的兒子?舅舅當真就比兒子還親?”李輔見鄧賢的態度已經有所鬆動,於是又拋出誅心之語。
鄧賢昂首仰天,雙目緊閉,腦海中又浮現出兒子可愛的天真笑容,他終於長歎一氣,慢慢鬆開握刀的手,流著淚哭泣道“好吧,我答應了”。
……
房陵縣西北方向三十裡外,漢軍藏身於一片小山包後休憩,士兵們有的在揉著酸脹的小腿,有的就地躺倒假寐,有的將滇馬馱著的輜重卸下恢複馬力。
兩天跋涉三百裡路程,已經達到了這個時代封建軍隊的極限,在接受了一年時間的行軍訓練後,加上趙驥不惜重金購置的滇馬輜重營,他麾下的這支部隊現在已經完全可以媲美夏侯淵當年“三日五百、五日一千”的急行軍記錄了。
之所以在距離房陵三十裡的位置停下,一方麵是為了恢複士卒體力,更因為這是敵方探馬前出巡邏的最大距離,古時封建軍隊一般每日隻能行軍三十裡,所以通常把探馬放出三十裡,就能夠有效防備己方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被敵人偷襲。
趙驥已經往房陵方向派出了哨探,他現在深入敵境,就像是一隻群狼環視下的小白兔一樣,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才不會讓自己成為司馬懿功勞簿上的一筆,在打探清楚房陵攻防戰的情況前,冒冒失失的發動攻擊無異於自殺式的賭博。
孟琰走到趙驥身邊,輕聲說“領軍,已經探清楚了,房陵還在孟達手裡,魏軍把城四麵都圍了,沒留口子”。
“一個口子都沒留?”趙驥猜想司馬懿大概是不願意讓孟達突圍逃跑吧,畢竟孟達在房陵經營多年,在其餘各縣還有不少駐軍,如果被他逃進大山打遊擊,再想剿滅可就費勁了,隻有斬殺了孟達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但司馬懿四麵圍城也給趙驥帶來了一個難題,就是必須先擊破一麵魏軍才能進入房陵。
“房陵城頭情況如何?”
“天色太暗看不清楚,探哨也沒辦法靠得太近,怕被魏軍發現,不過估計情況不太樂觀”。
趙驥不解道“為什麼說不樂觀?”
“探哨在魏軍大營附近的一處山腳下發現了掩埋陣亡士卒屍體的地方”,孟琰解釋道,“粗略估算有兩千多具,魏軍損失很大,所以我猜想守軍也好不到哪裡去”。
趙驥心中震驚,司馬懿還真是不拿士卒的命當命呀,就算按三比一的傷亡比來算,魏軍陣亡兩千人的話,也應該還會有六千人的傷兵,損失已經達到了差不多四分之一,如果是野戰的話,魏軍早就崩潰了。
司馬懿在後世給人的一般是個老烏龜的印象,其實他原本也是侵掠如火的用兵風格,在接替曹真出鎮雍涼後,不顧部下勸阻,非要和諸葛亮野戰決勝,結果不僅坑死了張合,還在鹵城之戰中被諸葛亮打出了心理陰影,然後才變成了不動如山的保守風格。
句扶凝思片刻,建議說“不如領軍隨休明潰圍入城,我在城外據山紮營,內外互為犄角,魏軍糧少,我軍隻需守上幾日,他們就隻能撤兵”。
孟琰則說“孝興所言不妥,此戰本就敵眾我寡,如果分兵就會進一步攤薄兵力,還不如全軍一起突擊進城”。
兩人意見不同,齊齊看向趙驥,等他做出決定。
趙驥心中另有一層擔憂,魏軍有數萬之眾,而己方不過三千餘人,如果不能一次性順利殺透魏軍圍城的營寨,一旦被纏住,就會引來魏軍主力增援,最壞的情況就是被包圍聚殲在城下。
而且,曆史上的房陵並不是被攻破的,而是李輔和鄧賢殺死孟達後開城投降的,趙驥相信,隻要自己能出現在房陵守軍的視野內,為他們分攤一部分魏軍的壓力,看到援兵到達的房陵守軍是能夠堅持更長時間,直到司馬懿糧儘的。
趙驥思慮停當,問到“房陵城外可有足以拒守的地勢?最好是在能讓城裡的人看得到的地方”。
“有”,孟琰點點頭,“房陵縣城本就環山而建,城西南十裡就有一處矮丘,雖然不甚險峻,但丘頂平坦可以屯兵,山丘背麵還臨著一個水潭,我軍可以搶占此山,在魏軍反應過來前搶築工事,應該不難守上一段時間”。
趙驥信得過孟琰的戰術眼光,畢竟是曆史上以五千步兵抗住過司馬懿數萬騎兵攻擊的猛將,於是他當即決定孟琰部先行,句扶部在後,全軍出動搶占地利。
深夜,魏軍大營中,司馬懿已經睡下,卻被司馬師輕聲喚醒“父親,父親,房陵城中有變”。
司馬懿驚坐而起,但隨即穩住心神,用平淡的語氣問到“何事?”
“房陵城頭縋了人下來,手持孟達外甥鄧賢、部將李輔的信,說是隻要朝廷赦免他們的罪過,就願意提著孟達的腦袋開城投降,隻是他們需要時間部署,想請父親寬限一兩日”。
司馬懿取信看完,吩咐司馬師說“告訴來人,要降就在我軍明日攻城前降,我是不會停止攻城的,但隻要他們肯獻城,本將軍就隻罪孟達一人,與他人無乾,讓送信的人趕快連夜回去報訊”。
司馬師猶疑問到“其中會不會有詐?”
“房陵守軍傷亡慘重,這一點是瞞不了人,城裡的人早晚撐不下,我料來這幾日也該有人來暗通款曲了”,司馬懿自信道,“何況無論他們降不降,我軍明日都會繼續正常攻城,他們真心請降自然最好,就算是使詐,也不會妨礙我軍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