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行三國!
關中的北麵是河套地區,秦始皇平定六國後在此開設雲中、九原二郡,並且徙民三萬戶充實該地區,秦末時被匈奴占領,漢武帝時衛青再次收複河套,重新設置了五原、雲中、定襄等郡進行統治,飛將呂布就是五原郡人。
漢末紛爭,胡人再度侵蝕河套和參與漢人內戰,甚至一度深入到洛陽附近,蔡文姬就是這時候被南匈奴王擄走的,後來曹操以武力降服匈奴,但他也沒有足夠的力量駐守河套,隻能設置護匈奴中郎將安置匈奴降人,並把南遷的匈奴部落作為抵抗鮮卑的一道屏障。
如果不開天眼的話,至少以目前的態勢來看,曹魏的軍事力量還是足夠震懾匈奴人不敢輕舉妄動的。
趙驥早就把目光瞄向河套地區了,這裡土地肥沃,既能放牧,也可以農耕,而且河套產馬,招募胡人還能大量的精銳騎兵,並從戰略上威脅並州。
但趙驥和曹操之前的困境相似,就是都沒有足夠的軍力用於駐守該地區,隻能想其他的辦法進行羈絆式的放養統治,這也是西晉時期從漢人手中得到了先進生產技術的匈奴人能夠禍亂北方的原因。
如何與北方的遊牧民族打交道是困擾了此後曆代中原政權上千年的難題,武的文的各種方法通通都試了一個遍,但始終都找不到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原因無他,生產力太低下,草原生存環境太惡劣,每當遊牧民族活不下去的時候,除了縱馬南下搶掠再無彆的選擇。
好在穿越而來的趙驥有著後世兩千年積累下來的知識,他已經找到了破解這種矛盾的辦法。
現在,趙驥首先要做的是讓河套地區的胡人感受一下漢軍刀刃的鋒利程度。
早在曹操時期,河套匈奴已經歸附並逐步南遷,匈奴大單於呼廚泉眼下就軟禁在鄴城,其部眾分為五部散居在漢地邊境,作為抵禦鮮卑人的第一道屏障。
在匈奴人南遷後,鮮卑人逐漸勢大,但自從檀石槐死後,鮮卑一直處於分裂的狀態,他們雖然占據了草原上最肥沃的土地,但陷入互相爭鬥的他們現在還暫時無力對漢人造成實質上的威脅。
趙驥選中的打擊目標就是河套鮮卑。
早在攻占河東郡後,趙驥就安排胡遵想辦法與河套鮮卑建立起了聯係,安定胡家和河套、河西鮮卑一直保持著緊密的貿易聯係,對草原上的情況還是比較熟悉的,胡遵很快就幫趙驥選中了一個合適的合作對象——步度根。
步度根是檀石槐的孫子,檀石槐是個絲毫不遜色於五胡時期任何一位胡人皇帝的草原豪傑,他在世時統一了鮮卑各部,打得漢朝大軍毫無還手之力,要不是當時的漢王朝實力雄厚,隻怕五胡亂華的慘景就會提前百餘年上演了。
檀石槐死後鮮卑再次分裂,等到步度根成年時,原本隻是一個小部落首領的柯比能憑借自己出眾的個人才能,已經儼然成了河套鮮卑事實上的盟主,眾多鮮卑小部落紛紛依附於他。
步度根的兄長魁頭不甘心丟掉祖先的榮光,起兵與柯比能相爭,結果兵敗被殺,步度根繼承首領之位後不敢再跟柯比能明著來,隻好假意委曲求全,但柯比能自然清楚他的打算,一直刻意扶持與步度根有糾紛的部落來限製他的發展,步度根對此早就懷恨在心,所缺的就是一個機會罷了。
趙驥和步度根有著廣泛的合作基礎和共同的敵人,雙方一拍即合,趙驥從步度根那裡獲得了大量有關河套的詳細情報,並約定了大致的作戰方案。
趙驥隨即召開幕僚會議商議戰役層麵的詳細作戰計劃,鄭度照例第一個發言“這次作戰的關鍵就在於一個快字,鮮卑人居無定所,機動力又遠勝我軍,一旦一擊不中,或者說不能一戰重創其主力的話就會後患無窮”。
閻宇麵露難色道“現在有了步度根的幫助,確定鮮卑各部的位置並不難,難的是他們沒有聚居在一處,我們隻要打了任何一個部落,其他的部落很快就能得到消息,我們很難做到一戰定勝負”。
楊戲捏著下巴思索道“那我軍能不能直插縱深,首戰就一舉打垮柯比能的主力”。
“理論上可行,但實際執行中太難了”,張表聽了連連搖頭,“柯比能距離我們太遠,中間需要途經數個小部落,即便我軍是從這些部落間的縫隙穿插過去,想要保證在草原上不被沿途的牧民、獵人或者遊騎發現簡直難於登天”。
趙驥點點頭讚同道“這次我們不能打無把握之仗,我們和鎮北將軍不同,他在涼州的作戰目的是震懾胡人,唬住對方不敢南下劫掠就行,所以可以一次打擊一個部落就行,我們這次的作戰目的是奪取河套,是要搶地盤,那就必須一戰讓鮮卑人喪失大規模的作戰能力”。
眾人一時間都沒有好的辦法,鄭度忽然說“既然我們不能去,那就反其道下套讓他來,我們有沒有辦法把柯比能吸引到一個地方,然後再設法與其進行主力決戰,最好能讓他把河套的各個部落都集中到這個地方去”。
大夥兒頓時眼前一亮,紛紛七嘴八舌起來。
這次幕府會議保密級彆很高,隻有最高層的少數核心幕僚有資格參加,新任的參軍隱蕃自然被排除在外,他借著參加宴會的機會,試圖通過結交的官二代們打聽消息,但結果卻一無所獲,沒能得到一絲半毫有用的線索。
隱蕃雖然沒有直接得到可用的情報,但細心的他留意到了刺史部開始從關中各郡收集囤積糧草,分散駐守各地的軍隊也開始朝長安集中,種種跡象都表明趙驥正在醞釀一場大戰。
隱蕃背心冷汗直冒,娘的,這個趙驥不會又打算玩一把陰的吧?他趕緊通過秘密渠道把情報用最快的速度送往了洛陽,提醒曹魏朝廷早做準備,免得被打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