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行三國!
圍城以後,陸遜並沒有立即發動進攻,而是一麵著手打造攻城器械,向城內漢軍施壓,一麵派出使者責問趙驥,同時下令朱然率領水師加速進入戰場,切斷襄陽與樊城之間的聯係。
趙驥在樊城友好地接待了陸遜的使者,他表示自己一開始也沒想過要打到襄陽來,之所以從武關出擊,完全是因為發現了南鄉的魏軍有異動,所以才趁其完成集結前先下手為強打了出來。
本來擊破南鄉魏軍後趙驥是打算收兵退回武關的,隻不過他突然發現魏軍在襄樊一帶的防禦十分空虛,見獵心喜之下沒忍住,結果好巧不巧還真給得手了。
陸遜的使者強忍住罵娘的衝動,一臉偽笑地說“話雖如此,但按照兩家盟約,南鄉和襄陽都是我大吳應許之地,還望將軍依約割讓,當然,陸將軍也不是小氣的人,他願意拿出錢糧布帛作為將軍出兵的犒勞”。
使者說完暗暗觀察趙驥的表情,來之前,他就早已想好了談判的節奏,先提出用財物來換襄陽和南鄉,對方肯定不會同意,然後再按照陸遜交待的底線,退一步提出可以不要南鄉,隻要趙驥交出襄陽也行。
果然,趙驥想也沒想就回答“如果陸將軍想拿財物來換取二郡的話,那就按照二郡十年的財賦總額來付吧,嘿嘿,這對你們來說很劃算吧,財物是一次性的,用完就沒了,二郡之地可是能綿綿不絕征收財賦的”。
這筆錢數額太大,陸遜自然拿不出來,使者也知道趙驥這是在討價還價,於是按照預定的談判步驟提出“那倒也可以,隻是陸將軍這次沒帶這麼多,不如分十年付款吧,陸將軍人望共知,絕不會說話不算的”。
趙驥臉皮抽了一下,心中有了幾分暗氣,他知道對方這是在陰陽自己,他不講誠信兩次戲耍曹叡的事早已傳得人儘皆知,據說還有好事者編了“曹叡妙計安天下,賠了姑母又折兵”的謔言。
“吳縣陸家乃是上百年的江東望族,據說就連吳帝都不如陸家有錢,我可聽說了,吳帝在武昌修建宮室的錢都是找陸家借貸的嘞,陸將軍怎麼會拿不出這點小錢”。
要論話裡陰陽,我趙驥能輸給你嗎。
使者麵容一滯,心中暗罵,這種話是能亂說的嗎,萬一傳出去被孫權聽到耳朵裡了,就算他嘴上不說、心裡不信,也難免會打下個疙瘩,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被翻出來當舊賬。
使者趕緊換個話題道“將軍說笑了,這筆錢陸將軍的確一時拿不出來,不如這樣吧,陸將軍照樣願意拿出財物犒勞貴軍,隻要將軍能讓出襄陽,南鄉郡我們也不要了,就作為將軍向朝廷獻捷的功勞吧”。
在使者看來,自己這份建議可謂誠意滿滿,你趙驥不僅能收到一大筆錢糧,還能用南鄉郡報功升官,這下總該滿意了吧。
趙驥果然陷入了思考,片刻後才試探道“割讓南鄉郡的事,陸將軍說了能算數嗎,可彆我前腳讓出襄陽,吳帝後腳就不認賬了”。
“陸將軍乃是我大吳柱石,陛下最為信重之人,若是將軍還存疑的話,陸將軍願意把協議寫成文書昭示世人”。
“好吧,看在陸將軍的份上我就同意了,不過我沒陸將軍那麼位高權重,陸將軍說話和吳帝一樣重,我可不行,我必須要稟告我家天子後才能撤兵”,被使者諷刺了的趙驥懷恨在心,臨末了也不忘再陰陽一句。
使者不願再跟趙驥多談,隻想儘快離開這個是非地,於是連忙起身告辭離去。
“回去告訴陸將軍,在我家天子的旨意到達前,他最好後撤一段距離,免得兩軍發生什麼不必要的誤會就不好了,如果你們這時候挑起爭端的話,可彆怪我翻臉不認人”。
先打個預防針,免得以後又說我說話不算數。
回到吳營,使者向陸遜報告了談判的全過程,然後請示說“上大將軍,我們是不是最好後撤一些距離,免得兩軍在野外樵采時發生不必要的衝突”。
“可以撤圍,但不能後退,通告全軍各將約束好自己的部下,注意不要和漢軍發生衝突”。
陸遜猶豫片刻後又說“水師仍按原計劃進入襄陽水域,先把江麵控製起來,不準漢軍往襄陽城內增兵和運輸物資”。
數日後,朱然的水師抵達了襄陽水麵,並封鎖了襄陽與樊城之間的聯係,陸遜密切地關注著趙驥對此的反應,他本以為趙驥至少會派人前來抗議,但對方卻毫無異常,仿佛根本沒拿朱然的水師當回事兒。
隨朱然的水師同來的還有黃權和穀利,他們先來到了陸遜的大營,聽陸遜說完之前與趙驥談判的結果,穀利十分高興,當場表示自己這趟來就代表孫權認可陸遜的一切談判決定。
黃權也沒對談判結果提出任何異議,隻說要和趙驥見麵後才能最終決定,但原則上也是同意的。
襄陽對東吳來說實在太重要了,陸遜對於能不費一兵一卒就收取襄陽非常滿意,他立即叫穀利陪同黃權前往樊城和趙驥商定交割的具體程序。
穀利和黃權離開後,之前一直滿臉堆笑的陸遜收斂笑容,召集營中諸將下令道“傳令全軍,做好戰鬥準備,如果趙驥乖乖讓出襄陽便罷,若有推托,我們就立即武力攻城”。
樊城,接待穀利的趙驥臉色相當不善,一見麵就嚴肅質問說“穀將軍,你們到底是什麼意思,拿沒拿我們當朋友,明明協議已經談妥了,隻待我家天子回覆後就可以交割襄陽了,為什麼還要派遣水師封鎖江麵?”
談判,當然是要以武力為後盾的,作為侍候孫權多年的近臣,深諳人心之道的穀利當然清楚陸遜此舉的用意,但他不願這時候撕破臉節外生枝,於是委婉解釋“將軍麾下缺少水師,陸將軍派船鎖江,不過是為了幫助趙將軍驅逐曹魏的襄陽水師,此乃盟友應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