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行三國!
上黨郡治長子縣,左護軍領振威將軍劉敏看著堂下七嘴八舌亂哄哄吵成一片的部將們不由眉頭緊鎖。
夏侯兄弟似乎是繼承了他們父親夏侯淵的作戰風格,夏侯霸帶著八百騎兵風馳電掣般的急行軍殺進滏口陘,陘口留守的漢軍預警部隊甚至還沒來得及發出敵襲信號就一網成擒。
夏侯威率領的步兵主力在夏侯霸的掩護下成功突破滏口陘進入上黨腹地,壺關以南立時四處烽煙。
等劉敏接到各縣的告急求救文書時,魏軍已經突入到了長子盆地的縱深腹心。
上黨的漢軍留守部隊隻有萬人,僅是魏軍軍力的一半,而且此時還分駐各縣,並沒有來得及集中收攏,劉敏所在的長子縣裡更是隻有四千士卒。
部將們眾口一詞,都認為魏軍勢大難以力敵,應該保存實力立即放棄壺關以南的半個上黨郡,優先守住身後富庶的河東郡,保住驃騎將軍的“錢袋子”。
部將們的理由聽上去很合理,明麵上撤入河東的動機也是出於公心的角度,但劉敏卻端起主將的架子力排眾議,斷然否決了撤入河東的建議。
“今驃騎將軍正在晉陽與賊相持,倉促間難以速退,我軍若棄上黨,乃是陷驃騎將軍大軍於死地也”,雖然劉敏此時並不知道趙驥已經攻克了晉陽城,但並不妨礙他做出正確的判斷。
“我軍兵少,無論是守上黨抑或河東,都隻能據城而守,沒有出城野戰的能力,與其讓魏軍突入河東膏腴之地,不如就在此地與敵人決一死戰,隻要我軍守住長子縣,敵軍就絕不敢越過我們去攻擊河東”。
“驃騎將軍若知道魏軍突入上黨,肯定會率師回援,到時候我軍兩路夾擊,定能大獲全勝”。
自從跟隨表兄蔣琬到關中出任長安都尉被趙驥坑了以後,吃一塹長一智的劉敏沉穩了不少,遇事也不像以前那般衝動了,懂得了凡事三思而後行。
原本時空中的劉敏將在不久後立下興勢圍大功,曹爽掌權後,為了抬高自己的政治聲望,他發動傾國大軍十萬人由夏侯玄統率攻打漢中。
當時漢中隻有王平手下的兩萬人,主力部隊都跟隨費禕駐紮在梓潼郡涪縣,相距非常遙遠,根本無法及時救援,漢中諸將驚恐異常,集體要求放棄漢中退守陽平關。
危急關頭,隻有王平和劉敏兩個人力主按照魏延生前製定的“錯守諸圍”之策堅守,由劉敏領一軍守興勢圍堵住儻駱道的南口,王平領一軍守赤阪圍作為劉敏的後援,同時兼顧東邊子午道的黃金圍,堅決不放魏軍突入漢中平原。
魏軍被堵在儻駱道裡無法展開兵力,但曹爽下了死命令要求強攻,結果魏軍損失慘重卻始終打不下來劉敏據守的興勢圍。
涪縣的費禕率主力趕到漢中後,繞過赤阪圍朝著黃金圍進軍,作出一副要抄魏軍後路的架勢,麵臨全軍覆沒危險的魏軍這時才無奈退兵,沿途死傷無數。
劉敏戰後因此功被封為雲亭侯。
在這個時空中,劉敏同樣作出了正確的判斷。
滏口,夏侯霸和夏侯威商量道“我軍突然掩襲,蜀軍倉皇無備,應該立即進逼長子縣,迫使蜀軍自走退保河東,如此則我軍可以據守長子攔腰切斷趙驥部與關中的聯係”。
夏侯威猶疑說“二兄為何不直接攻打壺關?”
“壺關險要非旦夕可下,還不如先快速搶攻長子,我軍足足兩萬人,隻要據住長子縣城,蜀軍就絕不敢越過我們側翼行軍”。
兩人計議已定,夏侯霸立即引著八百騎兵一路直奔長子縣,他滿心以為漢軍會在驚慌失措下棄城而走,但等到了城下,卻發現長子縣城門緊閉,城上人頭攢動。
雖說漢軍沒有如最理想的那般棄守長子縣,但夏侯霸也隻是微微有些失望,既然巧取不成,無非就是改為強攻罷了,魏軍相比長子守軍可是有五倍的兵力優勢的。
等夏侯威率領步兵主力趕到後,夏侯霸立即發起了強攻“趙驥部正在晉陽與毋丘仲恭對峙,我軍必須要趕在他回師以前拿下長子”。
夏侯霸盯著長子城頭狠狠道“趙驥想要敵前撤退絕非易事,我們至少有一個月的時間來拿下長子縣,哼,等他到的時候,我軍肯定已經拿下長子縣城了”。
長子縣城北、西兩麵背靠濁漳水,不好展開兵力,夏侯霸選擇了西門作為主攻方向,放開南門容漢軍棄城撤退,他下令士卒花了三天時間砍伐樹木搭建起雲梯、衝車等大型器械,向著長子縣城發起猛攻。
劉敏對此早有預料,他派人用沙袋堵死了所有城門,以示自己與城共存亡的決心,借此穩定城內軍心民心,然後集中兵力死守西門。
長子城牆低矮,漢軍又沒來得及修築城防工事,魏軍搭建起比城牆還高的雲梯,居高臨下地進行射擊,對城頭的漢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劉敏命令士兵拆下城內民居的門板作為臨時的防箭設施,堅持不肯退下城頭。
夏侯霸見狀下令讓步兵在雲梯上弓手的掩護下直接蟻附登城,漢軍既要與魏軍步兵肉搏,又要時刻提防頭頂不時射來的箭矢,一時間非常吃力,很快就陷入劣勢之中。
魏軍數次登上城頭,全靠劉敏及時投入預備兵力全力反擊,好不容易才把魏軍又趕下城去。
經過十餘天的反複爭奪,漢軍傷亡越來越大,漸漸開始力不從心,特彆是沒有經過訓練又無甲護身的民夫對頂著箭雨登城非常抗拒。
這日,魏軍終於再次殺上了城頭,手頭已經沒有多餘兵力的劉敏隻好帶著縣衙的差役加入戰鬥,但差役哪裡是魏軍先登勇士的對手,在殺傷數人後,其餘的差役和民夫們就驚叫著四散而逃。
隨著越來越多的魏軍攀上城頭,已快力竭的劉敏隻能無奈帶著殘兵從南門撤了出去。
長子縣城陷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