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行三國!
陸遜望著嚴陣以待的永安城陷入沉思,遲遲沒有下達作戰命令。
鎮北將軍孫韶大致猜到了陸遜的心思,於是問道“伯言可是擔心強攻永安會傷亡太大?”
陸遜依舊沉默不答,孫韶以為這算是默認了自己的猜測“其實永安城內守兵不多,我軍大可以留下部分軍力包圍永安,主力則直驅巴地,到時候永安就是一座孤城,就能不戰而下”。
可惜,孫韶並沒有猜中陸遜的心思。
永安雖然難攻,但陸遜並沒有太過擔心,作為東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上大將軍,他的目光從不僅僅局限於自己親自指揮的益州戰場。
相比永安,陸遜更擔心的是親征襄陽的孫權。
上一次的襄陽戰役是由陸遜負責指揮的,他非常清楚朱然在那一戰中是怎麼敗在王濬手下的,問題根本不是出在指揮上,而是因為漢軍水師的艦船實在太過強大,這不是換個人來指揮就能解決的。
何況,陸遜太了解孫權的性格和指揮能力了,尤其是孫權這次指揮的還是一支規模龐大的大軍團。
大軍團可不是誰都能指揮的。
合肥之戰中,吳軍無功而返本是常事,這麼多年來,東吳政權哪次北伐都是這個結果,可孫權偏偏在撤退時選擇了親自斷後。
主將親自斷後是穩定軍心的正確舉措,但也要看你有沒有那個本事,有沒有在大部隊已經撤走的情況下單獨麵對對方追兵掩殺的勇氣。
孫權之所以選擇親自斷後,完全是抱著作秀的心理,他根本就沒想過張遼會真的出城追擊,結果當並州鐵騎突然出現在麵前時,孫權的表現堪稱災難級操作,驚慌失措下的他放棄了自己的阻擊位置,逃到了一處高地上。
前頭正在撤退的吳軍主力毫無防備,猛將陳武當場戰死,宋謙、徐盛也身負重傷,全靠潘璋拚死就地阻擊,賀齊也及時回身參戰才把張遼打退。
就孫權的大軍團指揮能力來說,陸遜實在不放心把自己的側翼掩護任務交給他。
“先把永安圍起來,做足準備再正式攻城,再讓江陵留守人馬每日向我通報襄陽戰況”,陸遜直接下達了命令,卻沒有解釋自己如此部署的理由,有些話不好當著孫韶的麵說。
陸遜在心頭打定了主意,反正在攻克永安或者孫權攻下襄陽之前,他是堅決不肯進入益州腹地一步的。
陸遜的判斷很準確,因為此時鄧艾正領兵穿行於上庸到西陵之間的山道裡。
上庸到西陵的路非常難走,這對於鄧艾來說也是一場冒險,他隨軍攜帶的糧草隻夠單程消耗,一旦西陵的吳軍有所防備的話,噩夢般的後勤補給線很可能就會讓他以及他麾下的五千兵馬有去無回。
抵達山道南端出口後,鄧艾據住穀口的製高點,一麵吩咐士卒抓緊休息恢複體力,一麵往西陵派出了探子偵查虛實。
西陵的吳軍主力已經隨步騭出征永安了,考慮到西陵位處安全的後方,所以步騭隻在西陵留了一千兵馬,由自己的長孫也就是步協的長子步璣總領一應事務。
西陵現在最重要的功能是保障前線主力大軍的糧草供應,步璣沒有太把城防當回事,他甚至沒有讓西陵守軍進入備戰狀態,就連城門也是全部大開,放任百姓自由進出樵采。
鄧艾安排少數精銳士卒扮成百姓,挑了柴火裝成進城販賣的樣子,就在城門守兵無精打采的例行檢查時,這夥漢兵突然從柴捆裡取出兵器就廝殺起來。
守門的吳兵本來就少,又沒有做好戰鬥準備,很快就四散逃跑,漢軍輕易地就取得了城門控製權。
鄧艾隨即率領漢軍主力一擁入城,迅速控製住各處城門和縣衙、官倉、武庫等重要位置,就連步璣都沒來得及逃出城去,乖乖束手當了鄧艾的俘虜。
永安這邊,攻守雙方也正式拉開了戰幕。
永安的地形雖然不方便使用大型器械,但吳軍仗著水師優勢,直接把戰船停靠在城牆下,直接在甲板上搭起木梯強行攻城,羅憲在城頭事先準備了大量的檑木滾石,開戰後猶如雨點般往下砸向吳軍戰船。
永安城小,吳軍主力無法完全展開,兵力優勢難以發揮到最大,加上羅憲有一萬兵馬,單單用於守城的話,在兵力上可以說是非常充裕。
因為東吳特殊的養兵製度,即便陸遜帶頭派出了自己的私人部曲,但其餘將領最多也隻肯做做樣子,誰也不願意真的拿自己部曲的命去換一座未來多半不會歸屬於自己的城池。
陸遜當年沒打下永安,如今依然打不下來,猛攻數日無果後,他隻好把部隊暫時撤下來休整一下,打算重新換一批生力軍上去。
就在陸遜忙著調兵遣將時,步騭冷著臉走進大帳,也不請示陸遜就逐退了帳中的其餘人等。
陸遜知道步騭是個低調懂分寸的人,他這麼做肯定是出了什麼要緊的急事。
“子山,可是襄陽戰事有結果了?”陸遜心頭頓時升起一種不祥的預感。
“西陵丟了!”
陸遜一聽隻覺得陣陣頭暈目眩,險些站不穩腳。
西陵地勢險要不輸永安,又是東吳用心修築多年的堅城,當年劉備傾國來戰也無法撼動分毫,怎麼會,怎麼會這般輕易地就丟了。
就算城內隻留了一千兵馬,就算漢軍是數萬大軍來攻,那也不該這麼快就失守啊,甚至連告急信號都沒來得及發出來。
西陵失守意味著陸遜手下的這支大軍已經被切斷了補給和撤退的路線,必須馬上撤退。
“嚴密封鎖這個消息,對士卒就稱久攻無益正常撤兵”,陸遜正在安排撤退的事宜,忽見孫韶大踏步走進帳來。
“上大將軍,壞了,江陵剛送來通報,我軍襄陽大敗,陛下險些被擒,漢軍遊騎已經開始出現了江陵外圍,似乎有南下的意思”。
陸遜腦袋嗡的一響,隨即全身一軟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