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行三國!
孫資、劉放的勸諫就像刀子般深深紮進曹叡內心深處最擔憂的軟肋。
不行,我一定不能讓任何人威脅到芳兒的皇位!
受到刺激的曹叡猛然坐起,頭腦瞬間清醒“武衛將軍曹爽可輔政乎?”
孫資、劉放暗暗對瞥一眼,然後一齊點頭答道“曹昭伯既為宗室,又非武皇帝血脈,正適合輔佐幼君”。
阿默?他倒是個合適的人選,忠誠無礙,就是太年輕了點,現今國事危若累卵,恐怕不會是趙驥的對手。
相伴多年,孫資一眼就能從曹叡的表情中看出端倪“可使驃騎將軍司馬懿與曹爽一同輔政,必能保大魏社稷無恙”。
是呀,這些世家雖然貪鄙,但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持,又怎麼能坐得穩天下呢,又怎麼有力量去對付蜀人呢。
“擬旨,晉曹爽為大將軍,晉司馬懿為太尉,召司馬懿立即返京,鄴城大軍交由夏侯霸統率”。
晉封的詔書送到時,曹爽正在和鄧颺、賈充一乾人等在高談闊論。
接旨後,曹爽大喜,鄧颺也忙不迭地連聲道賀,賈充卻一把扯住曹爽衣襟建議道“大將軍,你現在應該速速進宮侍奉天子左右,不可輕離,同時嚴禁無關人等隨意進宮”。
“公閭,等我執掌朝政後一定不會忘記你的大功,必有後報”,曹爽恍然大悟,趕緊起身帶著弟弟曹訓、曹羲和家中的部曲直往皇宮而去。
曹叡擬定遺旨時已是最後的回光返照,等曹爽趕到寢宮時,曹叡躺在榻上連話都說不出,隻能抬手指指曹芳,再指指曹爽。
曹爽拜倒泣道“臣必定不負陛下所托”。
須臾,曹叡溘然去世。
聽聞宮中有變的曹宇悔得連連跺腳,馬上帶著夏侯獻和曹肇想要進宮,卻被曹爽的部曲擋在宮外不準入內。
曹爽隨即以大將軍的身份扶曹芳登基,並明詔傳司馬懿把軍隊交給夏侯霸後立即返回洛陽出任太尉。
詔書送到鄴城後,司馬懿先把使者安頓到驛館,然後找來司馬昭商量,隨著長子司馬師戰死,司馬昭是他唯一可以商議機密的對象了。
“子上,你以為我該不該回去”。
“父親當然不能回去,曹爽這是想剝奪你的軍權呀”。
“不回去又能如何?曹爽如今可手握著天子名義,我們父子難道還能抗旨謀反不成”,司馬懿拍拍司馬昭的肩膀,“記住,做什麼事都一定要在遊戲規則內起舞,世間事不是你不願意就可以不遵守規則的”。
除非,你有破壞或者製定規則的強大實力。
司馬懿隨即以驃騎將軍的身份,在他的職權內下達了他任上的最後一道命令,拜司馬昭為領軍將軍,並把與自家關係親近的多部將領劃歸他統率。
“我走之後,你凡事不要和夏侯霸硬著來,隻要他不動你的部下,你就不必招惹他”。
軍權交接之後,夏侯霸雖然對司馬懿臨走前的這道命令極為不滿,但為了順利接手軍隊不出亂子,他還是隻好強忍著氣默認了,畢竟司馬懿這一手從程序上來說並沒有什麼問題。
司馬懿離開鄴城南渡黃河返回洛陽上任太尉。
就在洛陽曹魏政權進行皇權過渡的時候,長安的蜀漢政權也迎來了一件大事。
在經過尚書令蔣琬的提醒後,皇帝劉禪下詔立長子劉璿為太子。
劉禪還都長安後,按說作為天子替身先行還都的北地王劉諶就該回宮了,可趙驥就跟不懂規矩似的,繼續把北地王養在自己家中。
劉禪生育能力不錯,一共有七個兒子,加上劉諶的母親不過是個已故的普通宮女,身份很低微,何況劉禪到了長安後需要忙的事情很多,遊船呀,踏青呀,鬥雞呀什麼的,渾然忘了自己還有這麼個兒子不在身邊。
蔣琬私下找到馬良,想讓馬良提醒一下趙驥把北地王還到天子身邊,馬良卻表示趙驥目前領兵在外,還是等他長安了再說,反正北地王被養得好好的,不用急於一時片刻,免得多生是非。
蔣琬是個從不多惹麻煩的好脾氣,他連下屬的麵子一般都不會無故去駁,何況是趙驥這麼個刺頭,於是便暫時按捺了下來。
誰知趙驥收複冀州得勝還朝後,蔣琬找上門去,趙驥仍然拒絕交還北地王。
蔣琬頓感大事不好。
如今朝中文武多已依附趙驥,蔣琬衡量了一下,覺得此事如果公開朝議的話,自己肯定不是趙驥對手,要知道趙驥現在可是豢養了一大批譙周這樣的嘴強王者。
明著來不行,但蔣琬也自有自己的辦法,他私下找到劉禪密奏,要求皇帝繞過朝臣直接下旨冊立太子。
劉禪同意了蔣琬的建議,畢竟他是相父留給自己的頭馬,相信他應該不會錯。
當晚,王貴人的寢宮中,劉禪一邊舉著手讓宮女替自己解衣,一邊對身邊的王貴人說“我打算在最近冊立文衡為太子,這下你可高興了吧”。
王貴人本是大張後身邊的宮女,在劉禪一次興之所至後生下了皇長子劉璿。
聽說自己的親生兒子將被立為太子,王貴人連忙跪下謝恩,隨侍在皇帝身邊的黃皓也滿麵笑容,發自內心的替劉禪後繼有人由衷高興。
劉禪睡下後,黃皓輕手輕腳地退出寢宮掩上門,然後叫來一個小黃門低聲吩咐了幾句。
第二天,劉禪上朝議事,才剛坐下,少府孟光就打響頭炮——皇長子劉璿之前外出行獵時的侍從人數超過了應有的規製,有僭越之嫌,要求皇帝嚴加懲治。
自從諸葛亮去世後,主理朝政的趙驥和馬良都不太過問宮中的事情,皇帝愛玩什麼就玩什麼,沒人多管,劉禪自此開始放飛自我。
皇帝如此,皇長子自然有樣學樣,劉璿最喜歡的事情是騎馬打獵,時常出宮射獵,隨行侍衛的隊伍規模一不小心就超出了他應有的規製。
蔣琬頓感不妙,急忙給董允遞個眼神暗示他出來替劉璿辯護。
董允還沒來得及起身,就見司徒劉琰早有預謀似的搶在他前麵開了第二炮——劉璿出獵時不僅越製,而且還縱馬踩踏了百姓莊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