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行三國!
在得知司馬懿占據浮橋隔絕洛水後,曹爽立刻就慌了神,作為一名出身優渥的宗室勳貴,他這一生從未遇到過如此棘手的逆境。
曹爽這麼些時日下來,還是收攏了不少人心的。
很快,大司農桓範、參軍辛敞、司馬魯芝、主簿楊綜等人先後奪門逃奔至曹爽軍中,眾人齊口勸諫“大將軍宜擁天子幸駕許都,召天下兵馬共討司馬懿,洛陽禁軍附逆乃迫於勢矣,非其本心,大軍一至,必定有人內相呼應”。
“打打打,你們就知道打”,曹爽一麵頓著腳跳,一麵抹著眼淚說,“我們這些人的家眷可全都在洛陽城裡,真要打起來的話定會被司馬老兒殺個乾淨”。
桓範恨不得上去給曹爽兩記大逼鬥“這都什麼時候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你還擔心這些,不然你以為司馬懿會發善心放過你嗎”。
眾人一起再勸曹爽,急得曹爽幾近崩潰地廝喊“你們彆逼我了,讓我好好想想”。
曹爽把全部人都趕出大帳,獨自一人杵著劍枯坐帳中,一會兒猛地拔出劍來,一會兒又歎口氣把劍再還入鞘中,始終拿不定主意。
就在這時,衛尉辛毗、侍中許允也作為城中的代表趕到曹爽的大帳“司馬太傅不過是嫌大將軍權柄過重,想要削去大將軍的軍權而已,並無害大將軍之心”。
曹爽一聽,心頭更加偏向於交出權力來妥協保命。
不久,殿中校尉尹大目也來到了曹爽的大帳“我來時,司馬太傅曾當著我的麵指洛水為誓,絕無害大將軍性命之意,有蔣太尉親筆手書在此,願意為司馬太傅作保”。
尹大目說完遞上蔣濟的擔保書。
尹大目本是曹氏家奴,因為先後侍奉曹丕、曹叡父子多年而脫離奴籍,對曹氏一門可謂忠心不二,曹爽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把他安排到了殿中校尉這個敏感的職位上。
這是個不可能欺騙曹爽的人,他說司馬懿當著他的麵指洛水為誓,那就一定是真的。
曹爽最後的心防終於被擊穿了,他棄劍於地仰天長歎“罷了,我能當個富家翁也就夠了”。
曹爽不顧一眾部下的極力反對,取出大將軍印交付給辛毗和許允。
辛毗、許允隨即持印接管了隨曹爽和曹芳出行的軍隊,讓曹爽兄弟隻帶數名親隨回洛陽去。
曹爽回到洛陽後,司馬懿果然信守承諾沒有害他性命,隻是把他軟禁在家中,還好吃好喝地供應著飲食,同時以天子名義發出詔書,要求夏侯霸立即放棄鄴城向南突圍。
鄴城是曹魏楔入黃河以北的一顆釘子,如果魏強漢弱,這處突出部就是反攻河北的前進據點,可在漢強魏弱的當下,這就是送到趙驥嘴皮前的一塊肉。
在司馬懿看來,那地方除了名字叫魏郡以外,簡直沒有任何堅守的必要,更重要的是,司馬昭還在鄴城裡邊。
命令下達到鄴城時,夏侯霸一刀就砍死了使者“狗曰的蜀人居然敢喬裝天子禦使!”
在薑維的有意放縱下,夏侯霸的使者在黃河兩岸來去自由,早把洛陽內外發生的一切詳細稟報給了夏侯霸。
夏侯霸恨恨地對夏侯威說“派人把司馬昭喚來,就說有重大軍議需要他參加”。
夏侯霸派出催促司馬昭參會的人去了一撥又一撥,但全都成了打狗的肉包子——有去無回。
司馬昭不僅不來參會,還把自己直屬的軍隊收攏起來,向夏侯霸部屬的方向派出了警戒遊騎,顯然是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該死的!”現今強敵在外,又有司馬昭作亂於內,夏侯霸一時間有些投鼠忌器。
難不成真的隻有退回洛陽一條路了?
不!絕不能回去!回去才是真的死路一條!夏侯霸搖搖頭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從戰場上一刀一刀拚殺出來的他可沒曹爽那麼天真。
“二哥,趙驥那邊派來使者了”,夏侯威附耳低聲稟報一句。
“帶上來”,都到這種時候了,夏侯霸不介意聽一聽趙驥的報價。
“在下驃騎將軍參軍衛瓘,奉命特來解將軍之困”,衛瓘依著禮數朝夏侯霸作揖行禮。
“哼,說吧,趙驥又在打什麼鬼主意?”
“洛陽發生的一切想必夏侯將軍已經都知道了,司馬懿如今以天子詔令宣將軍還朝,將軍不回去就是抗旨,回去就是人頭落地,不知將軍想選哪條路?”
“哼,昭伯已與司馬太傅達成和解了,洛陽禁軍不日就會北上增援,你還是收起勸降的心思吧”,夏侯霸不願在衛瓘麵前露了怯,故意厚起臉皮違心地說了句謊話。
“我一直聽聞夏侯將軍是條耿直漢子,沒想到原來也會自欺欺人的伎倆”,衛瓘哈哈一笑道,“曹爽如今被軟禁在府,所以不殺者,其中原因想必將軍也心知肚明,我就不多說了”。
“隻要將軍一回洛陽,無非是和曹爽兄弟一起上斷頭台,然後司馬懿就能獨掌大權,取曹氏而代之”。
“驃騎將軍讚賞夏侯將軍的忠義,如果將軍肯獻城投降的話,驃騎將軍願意在將來保留曹氏一門血脈,並賜予爵位讓曹家祖宗得享血食”。
衛瓘上前一步靠近夏侯霸“至於司馬氏如何處置,一如將軍所願便是”。
夏侯霸扶著腿撐住身子,手指扣得恨不得捏碎自己的膝蓋“罷了,罷了,為了留存曹氏血脈,我答允了”。
夏侯霸隨即開始調動軍隊,展開陣勢隱隱對司馬昭部形成包圍態勢,同時打開城門放漢軍進入鄴城。
一直密切關注著夏侯霸動向的司馬昭沒有過多猶豫,立即打開自己把守的城門,率兵出城往南奔逃。
在衛瓘進城勸降之前,趙驥就已經派出了樹機能和趙廣兩部騎兵埋伏在鄴縣通往白馬津的半道上,他們沿途掩殺,無心戀戰的司馬昭隻得不斷拋下些炮灰斷後,自己隻管奪路而逃。
好不容易逃到白馬津,隻見蔣舒把住渡口,傅僉引兵前出列陣“司馬昭,本將在此恭候多時了,納命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