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行三國!
巫縣與白帝城相距不遠,走水路順江而下就更快了,第二天晌午,昭德將軍簡雍便攜著聖旨進了巫縣城,劉阿被拜為懷義將軍,仍領舊部留守巫縣,張益任巫縣主薄,代掌民事,趙驥晉升為議郎,征調入朝,要到皇帝身邊去參讚軍事。
簡雍是個灑脫滑稽的人,宣完旨後就像老朋友般自來熟地對趙驥揶揄說“你小子膽子不小呀,居然敢戲耍馬侍中,嘿嘿,不過這副做派倒合老夫的胃口,我最不喜歡那些整日把禮法掛在嘴上所謂的翩翩君子了”。
簡雍雖然隻是雜號將軍的官職,但他是從劉備微末之時就跟隨身邊的久勳元老,資曆非同一般,他和趙驥開玩笑叫隨和,趙驥和他開玩笑可就是放肆了,趙驥連忙恭恭敬敬地拱手答到“小子不敢,隻不過巫縣新附,擔心大軍入城會引起不必要的糾紛而已”。
“你這是言不由衷”,簡雍撇撇嘴不以為然地笑道,“放心吧,玄德沒有責怪你的意思,再說了,少年心性嘛,正常的,他自己年輕時也沒少乾這種愣頭青的事情,隻不過他現在當了皇帝,有時候必須得裝模作樣了”。
趙驥聽簡雍言及皇帝,還直呼其字,哪裡敢應聲,簡雍卻哈哈大笑著毫不忌諱地講述起劉備年輕時在當安喜縣尉期間,因怒鞭打郡督郵的故事,說到高興處,還拍著趙驥的肩膀說“你說玄德以前是不是和你一樣荒唐,哈哈,我看等你去了他的身邊,他一定會喜歡你的”。
拿自己比皇帝可是大不敬,簡雍你這到底是在誇我還是在害我呀,趙驥窘迫得直擦額頭的大汗,幸好縣衙裡全是自己人,否則這事兒可是可大可小的。
客套完畢,簡雍還要去城外宣旨,趙驥將其恭送出城,然後回城叮囑張益“表兄,我走之後巫縣就交給你了,你要儘快做好撤離的準備,提前安排好船隻,囤積足夠的糧食以備不測,記得要遠派探馬,一發現前方戰敗,就即刻動身撤退”。
張益漫不經心地答到“放心吧,要說逃命的事情,我比你還要上心”,趙驥知道張益雖然看似佯狂,但其實是個心思細膩的人,否則之前也不可能憑著隻言片語就猜出自己的身份,撤退的事情交給他來辦應該不會有問題。
趙驥又向劉阿問到“叔父,我交代你的事情關係到退路安危,相關的事宜千萬出不得岔子”。
“喏”,劉阿鄭重的抱拳道,“待朝廷大軍一離開巫縣,我就按照少主的要求親自去勘察合適的地點,然後畫成圖本送少主過目”。
趙驥點點頭,最後轉頭問蔣舒道“蔣伍長,你呢?是打算繼續回吳領軍麾下去當差,還是以後跟著我乾?”
“小人有負吳將軍所托,怕是無顏再回去了”,蔣舒單膝跪地抱拳說,“若蒙大人不棄,情願追隨左右”。
趙驥前段時間和蔣舒聊過,他今年才剛滿十五歲,但身材卻已頗為高大,武藝也不錯,是個膽大心細的人,所以趙驥冒充馬良進巫縣去賺城的時候才會帶上他,而蔣舒後來的表現也很好,正好趙驥現在身邊缺個合適的護衛首領,便屬意蔣舒,打算帶他一起去上任。
蔣舒這次沒能完成好監視趙驥的任務,回去吳班那裡多半沒有好果子吃,所以毫不猶豫地就投靠了趙驥,他從劉阿麾下挑選了幾名身手不錯又忠誠機靈的士卒新編了一伍,暫時充作趙驥的親隨。
話表兩頭,簡雍出城後徑直去了吳班的軍營,以禦使的身份代表皇帝口頭表彰了前軍的戰功,並賜下了一些酒肉錢帛之類的獎賞,吳班雖然心中不平,卻也沒有吭聲,但臉上多少有些不自然。
簡雍把這些全都看在眼底,拉著吳班的手小聲勸慰道“趙驥、劉阿皆是新附,朝廷之所以賜官,無非是安撫人心而已,而陛下把前軍三萬交予將軍,這才叫做倚為柱石,孰輕孰重不可不察,當高祖之時,韓信親厚亞於蕭何、曹參,而爵在蕭、曹之上,難道高祖就真把韓信視為心腹以待了嗎,否則的話,後來韓信又豈會……”。
“某理會得,又豈會與小兒輩計較一時高下”,吳班緩了麵皮連聲稱是。
簡雍又扭頭看向馬良,帶著幾分戲謔地笑道“季常,我嘗勸你切不可小覷了蜀中人物,現今如何,江山代有人才出,焉知後者不能及前者乎”。
馬良恭敬溫和地行禮答到“先生教誨,良須臾不忘”。
“口是心非”,簡雍癟著嘴走到主位的榻上半臥下來,“你之前擾動武陵的計策陛下已經準了,我此來就是提前知會你一聲,也好讓你有個準備,至於能不能說服那些蠻子,可就隻能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呀!定當不辱使命”,馬良聞言喜出望外,再顧不得自矜風度了,他其實早已派人與蠻王沙摩柯取得了聯係,對方也有意與蜀漢朝廷合作,在取得朝廷的正式首肯後,想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這樣的話,這些武陵郡的蠻兵就會成為荊州係所掌握的重要力量,自己也將有很大的機會外派地方,成為朝堂上舉足輕重的方麵大員。
馬良當即吩咐下人安排酒宴,前軍將領中有不少都是追隨劉備入蜀的荊州人,在席間紛紛舉杯恭賀馬良,一時間賓主儘歡,隻有簡雍裝醉縮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不屑的吐吐舌頭,暗自嘀咕道“哼,本來也是個聰明人,可惜,功名遮人眼啊”。
第二天,劉備所率的中軍船隊陸續到達了巫縣江邊,巫縣沒有供大船停靠的碼頭,隻能用負責接駁的扁舟把前軍將士一批批的運送登船,很是費了不少的時間。
趙驥一早便來到岸旁等候召見,不多時,便有專門的小船將他們接上了劉備乘坐的樓船,艙內正在議事,趙驥隻好候在外麵等待召見,好一陣後,才有侍者出來拖長聲音高聲叫道“宣,議郎趙驥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