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芳:“這些都是新來的編輯,今天上午什麼事都沒有乾,都在替你拆讀者來信。”
“新來的編輯?”孫朝陽看了看眾人,抓了抓頭。
果然是,卻見楊鶴正在和眾人小聲攀談,好像是在說工作安排之類的內容。這麼濃的煙味,楊鶴竟然沒有咳嗽。
魏芳說,《今古傳奇》的創刊號很成功,尤其是《尋秦記》在讀者中引起極大反響,從周六開始就不斷有讀者寫信過來,積壓了兩天,郵局老王一大早就送過來,大約兩千多封。那些讀者的來信也五花八門,有想和孫朝陽探討文學的,有說能寫出這種精彩武俠小說的人肯定是個高手,能不能拜師學藝……不一而足。
反正一句話,孫朝陽紅了。
孫同誌得意,笑著說,這種讀者來信他以前在四川的時候也收到過不少,什麼稀奇古怪的人都有,不用在意,也不用一一回複。
“對了,怎麼沒看到瞎子?”
魏芳:“瞎子燙傷了,請了一天假去了醫院。”
孫朝陽吃驚:“怎麼燙的,傷得嚴重不?”
魏芳:“陳紅軍不是眼瞎嗎,今天早飯吃糖三角的時候沒拿穩,滾燙的糖汁順著袖口流了進去,痛得都哭起來。”
這很黑色幽默,孫朝陽不知道該如何置評。正憋得難受,蔣見生就在在辦公室探出頭:“朝陽你來了,快進來喝茶,我剛弄到老家新出的明前龍井。”
“溫州又不產龍井,來了來了。”
蔣見生辦公室裡竟然還有三個白頭發老頭,他們坐在那裡點著煙,泡著茶水,滿麵嚴肅地看著《人民日報》《工人日報》《求是》。
“這三位同誌是?”孫朝陽好奇地問。
蔣見生說:“單位新來的同誌,來來來,介紹一下。”
才過了一個周末,《今古傳奇》雜誌社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下子增加了九名員工,讓人手本就不足的編輯部頓時人滿為患。
要知道在以前,今古傳奇因為是混合所有製,在世人的目光中就不是正經單位。這年頭能做編輯的都是知識分子,都是帶編製的,至少也是個事業編,雖然八十年代沒有這個說法,但意思一樣。因此,單位成立,不但大夥兒不願意來,就連安排過來的編輯都想辦法調走了,隻留下陳瞎子一根獨苗。
今天之所以忽然調來這麼多人,其實都怪魏芳。
編輯部本月不是發了一百多塊錢的天價工資福利嗎,魏芳口快,回家後跟父母把這事說了。她父親是官員,於是,消息很快就在係統內傳開了。
一百多接近兩百塊錢的月收入,如何不叫人眼紅。才兩天時間,上級各大機關就塞進來九個關係戶,你不接收還不行。
“好在咱們這裡正缺人手,雜誌賣得也好,來的又是能用的,不就是多發點工資而已。”蔣見生倒是覺得無所謂,人脈關係不就是你求我我求你建立起來的嗎?
“據我觀察,外麵的六個編輯還成,不過……這三位爺……不知貴庚了?看起來比老楊年紀都大。”孫朝陽壓低聲音,用手指了指坐總編辦公室的那三個老頭。
三老頭感覺有人對自己指指點點,又威嚴地抬起頭。
蔣見生:“三位前輩中,金老今年七十有六,林老年紀最輕,六十五,古老最德高望重,八十七。”
孫朝陽低呼:“我的媽呀。”這把子年紀,都是老祖宗輩了,還乾得了什麼活,這不是純粹來社裡養老的嗎?
蔣見生聲音更低,說,上級塞來的,能有什麼辦法,不過是開一份工資而已,隻要他們在工作上支持咱們就行。我也不敢安排他們工作,真把他們累著了傷著了,也沒辦法交代。我就讓他們看報紙,看看國家政策走向,算是一個參謀團體吧。
國家政策變化實在快,他一下子賺了那麼多錢,其實也心虛。
孫朝陽表示理解,道:“你等會兒,這三位老先生不都已經退休了嗎?”
蔣見生:“顧問,顧問。”顧問其實就是臨時工,混合體製單位,沒那麼多講究。
孫朝陽心中一動:“蔣總編,要不把鐵森也安排進來吧,好歹也有份工作,殘疾人生活挺不容易的。既然連退休老人都能進單位,他應該也沒問題吧。”
“沒事,讓他來上班好了。”蔣見生有錢了,心情極度美麗,分外好說話:“我記得國家有個政策,單位隻要聘用三名以上還是多少殘疾人,有稅收減免政策。老楊算一個,鐵森算一個,另外一個從哪裡去找呢?”說著,目光就朝外麵看去。
外麵是魏芳忙碌的身影,孫朝陽大驚,腦殘不能辦殘疾證的。
蔣見生:“要不我們幫陳紅軍辦一個。”
孫朝陽連連擺手:“老蔣使不得使不得,瞎子這個外號也就是我開玩笑的。人家還沒有談戀愛,就落了個殘疾,名聲傳出去,你不是要害人打一輩子光棍嗎?”缺大德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