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父母見麵後,幾位老人又約著在城裡玩了兩天。
陳忂出來已經四個多月,想念家中何情的爸爸,就買了飛機票飛杭州。孫朝陽去送,備上了一份禮物聊表心意。
很快,到大年初十,也到了孫朝陽父母回四川的日子。
何情倒是懂事,也給二老備下了禮物。送了孫朝陽母親一件羊毛衫,送了孫朝陽父親一雙北京布鞋。
孫永福特彆喜歡那雙北京布鞋,說和合腳,走起來舒服,他準備回家後從車間裡拿點廢舊的輪胎底,讓鞋匠削了,釘上去,怎麼也能穿他兩三年。
何情微笑道,伯父,這鞋釘了底子就不好看了,以後我每年都會給你買的。
楊月娥孫永福這次來北京過年的時候大包小包,回家的時候,孫朝陽怕累著他們,索性不買東西,隻給他們現金和糧票。對了,母親在離開北京之前,何情又陪她去了一趟積水潭醫院。那兩天,孫朝陽在跟進《暗算》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書的事情,走不開,隻能委托何情。
她們找到那個老中醫,又抓了十幾副藥帶回去。
何情問醫生,老人回四川以後是不是照方抓藥就行。老中醫卻發脾氣,說,糊塗,我下的藥是要根據四時節氣和病人身體狀況調整的,你這是胡來。這樣好了,讓病人一季度來複診一次。
楊月娥憂愁:“一季度來一次,從四川到這裡多遠啊,坐火車就得三天三夜。”她一想起這漫長的旅程就害怕。
何情安慰她說:“伯母,身體要緊,要不以後坐飛機吧,我給你買票。”
楊月娥:“坐飛機多貴啊,不乾不乾不乾,再說,哪能讓你出錢。”
孫永福卻道:“都是一家人,誰出錢不一樣?孩子們要孝順,這心意你不能不收下。再說,也沒有幾個錢。”
至此,二老算是徹底認可了何情這個未來的兒媳婦。
何情終於下手買了很多盆景,有柏樹,有黑鬆,滿滿地放了一院子。
過不了多久,她就去了河南。然後寫信回來說,試過鏡了,華山導演對她很滿意,用了。隨信還附了一張劇照和一張明信片。
《少林俗家弟子》拍攝期半年左右,按照中影的計劃,拍完要過一年,大約是在八五年才開始會上映。片中的演員都不出名,但都是老戲骨,何情說跟他們在一起拍攝,倒是學到了很多新東西。
何情每個月都會飛北京休息幾日。
天暖風輕,孫朝陽就騎著自行車,載著她在胡同裡亂逛。何情把手抱在他腰上,將臉貼在背心。
做為心理年齡七十歲的老人,前世又有一段破裂的婚姻,孫朝陽對於男女之情是很防備的,也覺得結婚實在沒意義,但他現在確確實實地感受到了人間的真情。
管他呢,過去的早已經過去,人生苦短,就好好享受愛情吧。做人,最重要的是對得起愛你的人。
這年頭,大夥兒都騎自行車。但已經有成功人士買了私家車,比如《少林寺》主演李連傑,就買了輛紅色的轎車滿北京城轉,多牛啊。那時候,紅色的車很少見,他每每都被交警攔下,看車看人,要簽名。
孫朝陽也不是沒動過買車的心思,但想想還是放棄。主要原因有三點,一,太張揚不好,悶聲發大財才是王道;二,他對這個時代的汽車實在沒興趣,裡麵要啥沒啥,又是手動擋,毫無駕駛樂趣。而且款式老土,就算要買車,也得等到八十年代末再說;第三,胡同太窄,弄輛車過去停著,路都要被堵半邊,太沒公德了。
不過,老蔣倒是買了一輛,實在要出遠門,可以借他的。
蔣見生買了一輛夜明珠微型車,全車環保材料——除了底盤,全是塑料,還是那種最差的塑料——磕一下,就會碎一個洞。孫朝陽經常開玩笑說,老蔣,你這車如果壞了,都不用鈑金,直接在街上找個補塑料盆兒的老頭,用烙鐵給你烙上就好。
蔣見生尷尬:“好歹也是車,好歹也是鐵包肉。等過幾年,我買輛大發。”
孫朝陽:“什麼鐵包肉,是塑料袋裡裝肉。”
不管怎麼說,經濟在發展,大家開始有錢了,孫蔣屬於先富起來的那一批人。
同時富起來的還有何情的鐵粉李小兵。(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