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職的第一件事情是領安家費,孫朝陽昨天來得遲,報到辦手續什麼的花了不少時間,後來還被悲夫同誌抓去看了半天稿子,沒來得及弄。
第二天上午,財務通知他過去領錢。
按照規定,新職工可以預支一半的工資。孫朝陽本懶得去的,他也不差這三瓜兩棗,但想想,這也是認識財務的機會。況且,剛到一個新單位,你豬鼻孔插蔥,裝什麼蒜?還是得跟群眾打成一片才行。
於是,就領了十五塊六毛八分。
財務人滿為患,計有會計一人,出納和其他工作人員五四。六個人,六張藤椅,六個大媽,黑壓壓一片人頭,聲勢驚人。見孫朝陽進去,眾人就嘰嘰喳喳地問小孫,你家裡還有什麼人呀?
孫朝陽回答說,還有爹娘。爸爸媽媽都在四川老家廠子裡工作,一個妹妹跟著自己來北京念書,正讀高一。
大媽們又道,能夠把妹妹弄到北京來讀書可不得了,你肯定有關係。
立即就有人說,廢話,人小孫是著名作家,寫的書都有摞起來都有一人多高,是大知識分子,是名人啊!
孫朝陽謙虛:“我爸媽早年在農村務農,我也是在鄉下長大的,還插過隊,我也是農民的兒子。”
又有大媽問,小孫你現在住哪裡,有對象沒有,要不要幫你介紹一個?
孫朝陽剛要說已經有對象了,大媽你就歇著吧。突然一位阿姨走進來,驚訝地叫了聲:“孫主編你親自來領安家費了啊。”
眾財務驚呼,什麼,小孫現在是主編,這才來一天就當官了?
《中國散文》雜誌社的行政編製是這樣,總編是個榮譽頭銜,一般由文聯的頭兒掛名。單位一把手是副總編、主任,也就是悲夫。悲夫同誌的行政級彆是副處。下麵就是各部門各科室,編輯室主編、財務科科長、辦公室主任、後勤處處長什麼的。其中,孫朝陽這個編輯室主編和其他部門領導不一樣,人家是乾部編製,又是業務一線,有行政級彆的,是正科。其他則是事業編,根本不能比。
雖然說北京城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乾部,正處滿地走,正科不如狗,但普通人要想進入體製內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從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文藝工作者大多是行政編,級彆還不低。比如相聲演員攝影家牛群,到地方掛職鍛煉,直接就變成了牛縣長。
眾阿姨看孫朝陽年輕成這樣,負責一線的專業人員也少,搞不好過得幾年,人家就接替退休的老高做一把手了呢!
立即就有幾個老娘們兒恭敬地喊孫朝陽孫主任,又說,孫主任升官了,請客,請客。單位的房子究竟分不分啊,你給個準信。
小孫一聽她們問房子的事情,心叫一聲糟糕。忙道,彆亂說,主任是高東方同誌,我是實習生,小孫同誌現在時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知道。我現在都還在外麵租房住,幾平方小屋,每天早上抱著痰盂去公共場所倒屎尿。
說著,他拉開包,將裡麵的零食都倒到桌上。
孫朝陽人情練達,包裡都放著東西,每到一處,遇到抽煙的就敬煙。不抽煙的,則抓一把糖果遞過去。
俗話說,有雞鴨的地方糞多,有女人的地方話多,今天來財務室,正好和她們打聽單位的情況。
於是,一群人就聊起來。
這一聊,孫朝陽才知道單位的情況其實不是太好。
《中國散文》雜誌社隸屬於市文聯,原先是一家文聯係統刊物,主要刊載文化藝術類消息,名曰《北京文藝報》,單位人才不少,規模也大。鼎盛時期有編輯三十餘人,員工一百多個。特殊年代一來,人員解散的解散,下去學習的學習。十年結束,老一批編輯都退休了,但以前的員工卻遺留下來,人家要就業要吃飯,怎麼辦呢?於是,就成立了這本雜誌。因此,現在這四十多人,大多是以前的老員工或者老員工的子弟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