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個評論家繼續悠然而語含諷刺道:“剛才李老說了,孫三石同誌這部《暗算》雖然采用了很多歐美現代文學的寫作手法。比如時空交錯,比如意識流的結構,但核心還是水滸傳,還是西遊記,講究的是強烈的戲劇衝突。對孫三石寫作手法,我個人是不認同的。書中三個主角的故事都是獨立單元,相互之間並沒有任何聯係,隻是采用了同一個故事背景。”
“不像水滸,人物出場退場都有因果關係,就是茅盾同誌所說的撞珠式結構。而孫三石你這三個故事獨立成章,其實就是三個短篇小說合在一起。李老,我說得對不對?”
李老就是剛才那個文學研究院的評論家,他微微頷首,表示同意。
第四個評論家還在聒噪:“什麼是長篇小說,長篇小說就是全景式地反映一個時代的風貌和社會思潮。試問,這本小說反映了什麼時代背景,給了人什麼啟迪。孫三石同誌投機取巧用短篇小說拚湊成長篇,創作態度有問題。剛才那位同誌說得好,這就是一部失敗的長篇小說,毫無研討的價值。”
“對,中肯之談。”其他專家學者紛紛表示了讚同。
一時間,竟然對孫朝陽口誅筆伐,群起而攻之了。
孫朝陽、周昌一,還有出版社和當代社幾人都瞠目結舌。不對啊,事情怎麼發展到這一步了?
孫作家什麼時候被人這麼圍攻過,其實按照他的性格,以往遇到這種情形嗬嗬幾句就過去了,我悶聲發大財就是了,懶得跟你們爭。但今天的場合不同,是國內頂尖的作品研討會,如果退讓,鬨出大笑話,以後也不用混了。
他正要拍案而起,忽然,下麵傳來個陰陽怪氣的聲音:“滿口胡柴,莫名其妙。各位前輩最最年輕的四十多歲,最老的都六十了吧,圍攻個二十出頭的小青年,還真是奮勇爭先,唯恐落於人後,連體麵都不要了?”
這話說得實在太難聽,會場瞬間一靜,所有人覓著聲音看過去,隻見一位中年學者緩緩站起身來。
就有一位專家指著那位中年學者喝道:“遲春早同誌,你什麼意思?”
遲春早:“我的意思是,你們彆上綱上線,彆政治掛帥,彆欺負人,少來特殊十年那一套。依我個人看來,《暗算》不但是一部好看的小說,也是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未來幾十年還將繼續偉大,繼續為讀者所閱讀,為裡麵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而感動。”
眾大佬很不滿,紛紛道:“遲春早,你胡說八道。”
“遲教授,這就是一部為了故事而故事的作品,抱歉我實在看不出偉大二字。”
“遲春早,我歡迎你的發言,但你如果要說我上綱上線,那就是對我人格的侮辱。”
遲春早哈哈大笑:“好,我今天就要替孫三石出頭,我今天就是要跟各位大師大家大人物辯一辯,主義之爭,大夥兒都彆客氣。”
他這已經是擺明車馬要跟眾專家學者做一場了。
孫朝陽本打算拍案而起的,現在有人替自己出頭,便按捺下心中的惱火,先觀戰。
他悄悄和身邊的周昌一耳語:“周主編,這位遲春早教授您事先溝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