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朝陽說,事不大,遲早這人雖然乾過許多糊塗事,但改了就好。他既然喜歡電器設備上麵的,在央視也算是把興趣變成了工作,總好過在鍍鋅管廠混日子。將來如果能夠解決正式職工指標,自然最好不過。
遲春早:“至於我最近忙的事情,也是我今天來找你的原因,有個事情想問問你有沒有轍?”
孫朝陽:“您說。”
遲春早卻沒有直接說明來意,反問:“朝陽,你客觀地評價一下我的文藝評論在國內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水平層次。”
孫朝陽:“你彆問我,我們是老朋友,我的觀點其實客觀不起來。老木乾了一輩子文學,你問他吧。”
木呐想了想,道:“撥亂反正後,我國的文學流派道現在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傷痕文學,第二階段是以王蒙為代表的意識流文學,現在是第三個階段,尋根文學。尋根文學這個概念最早來自於美國小說《根》,但遲春早教授是國內最早提出這個名詞的評論家之一,想必是受了朝陽的影響吧,畢竟,朝陽的《棋王》也是尋根文學的代表作之一。”
遲春早點點頭:“是受了朝陽的啟發。”
木呐:“遲教授發表在文藝報上的《文藝製約人類》和《跨越文化斷裂帶》還有上海文學上的文章《理解我們的根》我都讀過,都是談尋根文學的,在業界有不小的影響。”
遲春早心中得趣,他之所以寫這一係列研究文章,其實主要是投桃報李,給孫朝陽鼓吹鼓吹。當時,孫朝陽的《暗算》沒有付梓,,儘顧著寫《尋秦記》賺錢,隻一部短篇小說《棋王》拿得出手,自然要可勁兒的吹。卻不想,吹著吹著,自己成了最早提出尋根文學這個概念的評論家之一。
如今尋根文學已經成為國內文學的一大流派,不少新銳作家正在埋頭創作,好作品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據他所知,最近國內大刊物收了不少好稿子,比如湖南作家韓少功的《爸爸爸》,浙江作家李航育的《最後一個魚姥兒》。
莫言的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卜》已經數易其稿,如今還在推倒重來,看過初稿的的編輯放出話來,說,這是國內短篇小說最佳。不過,還是有同行不服,祭出紮西達娃的《《係在牛皮繩上的扣》,給國內的短篇小說青年作家一點小小的尋根文學的震撼。
實際上,在八四八五兩年尋根文學興起後,很快壯大。許多後世有名的作家就是在這兩年寫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甚至代表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孫朝陽回憶了一下當年的名作,除了以上,留給他深刻印象的作品還有《船過清浪灘》《北方的河》《你彆無選擇》《桑園留念》……文學的黃金時代就要到來,至八六年達到最高峰。然後砰一聲在高空爆炸,放出璀璨的煙火。
尋根文學注定在中國當代文學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尋根文學也成為顯學,而遲春早因緣際會,成名成家。
爐火熊熊燃燒,三人越說越興奮,身上竟然微微出汗。
遲春早更是熱得直接脫掉身上大衣,突然端起酒杯和孫朝陽碰了一下:“朝陽,我乾了,你隨意。”
孫朝陽:“老遲,咱們什麼關係,有話明說,沒必要這樣,喝酒的事隨意就好。”
“我喝了一大杯酒,你沒能阻止,那就是答應了。”
“哈哈,老遲你都沒說什麼事。”
遲春早扔到一邊的大衣口袋裡掏出一張報紙,指著上麵一則新聞:“你們看看。”
報紙是中國作家協會的機關報《文藝報》,上麵有一則不起眼的新聞,題目是《魯迅文學獎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
新聞報道的內容大約是,中協籌備魯迅文學獎的這事最早是在六十年代就開始準備了,但因為當時的條件有限,此事就擱置下來,一拖就拖到現在。如今改革開放,文學迎來了百花齊放的春天。全國作家倍受鼓舞,決心寫出更多更優秀的作品,為人民群眾服務……雲雲。
孫朝陽眼珠子都掉地上了:“魯迅文學獎……搞成了?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實際上,如今國內的文學獎並不多,數來數去,就茅盾文學獎,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和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幾種,都是頒發給小說類文學題材的。國外小說按照篇幅分類主要有長篇和短篇兩種,三萬字以下是短篇,三萬字以上是長篇,劃分得很簡單。
但國內的劃分則多了一個中篇小說,三萬字以下是短篇小說,三萬字到十萬字是中篇,十萬字以上是長篇。中篇小說兼顧了短篇的意味和長篇小說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和豐滿的人物形象,獨一份,也是中國漢語言文學對世界文學的一大貢獻。
除了三類小說獎外,詩歌還有《詩刊》社的青春詩會,和《星星》詩刊的征文大賽,但因為詩歌讀者少,知道的人也不多。
所以,八十年代嚴格算起來,真正的文學大獎就一個茅盾文學獎。
對了,還有一個曹禺文學獎影響力也很大。不過,曹禺文學獎麵對的是戲劇文學,和孫朝陽他們也沒有任何關係。
不過,到九十年代後,文學獎就多起來了。最著名的有四個大獎,分彆是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老舍文學獎和曹禺文學獎,並稱為中國四大文學獎。
不過,曹禺文學獎是戲劇家協會主辦;老舍文學獎是北京文聯主辦,影響力稍微差了一點。
至於魯迅文學獎,因為是綜合類獎項,除了小說還發給散文和詩歌還有評論,後麵三種文學題材因為體量小,操作的空間大,弄出不少醜聞。比如某大乾部就利用自己的權力,弄了個魯迅文學詩歌類的獎項,不為彆的,就是想得瑟,想爽一爽。讀者一看,嘿,寫的是個啥啊,這玩意兒就是依托答辯,我一天能寫一百首。
於是,魯迅文學獎的名聲就臭了,大夥兒也不把這個獎當回事。假設樹人先生泉下有知,估計會被氣活過來。
看孫朝陽驚訝,文學圈老同誌木呐介紹道,魯迅文學獎確實如報道上所說,中協早就有意設立這個獎項。但六十年代社會開始亂起來,然後一亂就亂了十多年,這一工作自然就擱置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既然是大獎,你得發獎金吧,而且錢不能少。比如茅盾文學獎,起步就是上萬,在這個年代已經是天文數字了,茅盾獎的獎金來自茅盾先生的存款利息。至於魯迅先生,他以前在北京做教授的時候,每月兩百多塊大洋的工資,可那已經是幾十年前的事情。先生去世得早,也沒留下什麼財產。
所以,魯迅文學獎的獎金全靠國家撥款,說穿了,就是中協得要來財政撥款。
現在估計要來錢了。
孫朝陽聽完,摸了摸額頭:“果然是有錢什麼都好說啊。”
在真實曆史上,魯迅文學獎因為要不來錢,拖了好多年拖到一九九五年才落地。那屆出名作家不少,但名作寥寥。短篇就史鐵森的《老屋小記》,池莉的《心比身先老》。中篇能打的就是鄧一光的《父親是個兵》。
其他的諸如詩歌、散文、雜文、文學評論、翻譯,都不怎麼樣,看都懶得看。沒辦法,文學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大夥兒都看錄像帶,看《古惑仔》《喋血雙雄》《英雄本色》《卿本佳人》去了,誰耐煩文學家在紙上唧唧歪歪?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
想不到在這一時空,中協竟然要來了錢,還把這事給搞成了。
遲春早點點頭:“對,所以,我今天就為這事來請你幫個忙?”
孫朝陽:“看這上麵的報道,魯迅獎有文學評論的獎項,老遲你要爭取一下?這事我可沒有辦法,得各省市自治區行業作協推薦,基本規則和茅盾文學獎一樣。你是北京作協會員,我是四川的,鞭長莫及。”
遲春早“不,你想差了,我想進評委會。”
孫朝陽:“喲嗬,如果能進評委,那是好事啊,不過,這事卻難。”
PS:今天就一章,抱歉。
喜歡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