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文化自信_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92章 文化自信(1 / 2)

看遲春早陷入沉思,孫朝陽提醒道:“沈從汶先生雖然是大家,但在如今主流文學界中隻能算是一流,而非超一流的大師。他的學術地位主要來自考古和曆史研究,是一位標準的學者。文學界提起沈從汶,提得最多的是他的湘西係列,是湖南的山水人文。”

遲春早:“你的意思是給沈從汶打上鄉土文學的標簽?”

“如果研究課題從這方麵入手搞,那也太容易了。”孫朝陽不以為然:“現在的中國還是農業國家,城市居民向上數兩三代,都是農民。文學界什麼都缺,就是不缺鄉土文學。魯迅先生的《閏土》,茅盾的鄉村三部曲是鄉村題材吧,巴金的小說中不也有大量的鄉土題材。就連現在的小說,寫農村的也實在多太多。文學理論界中這樣的課題不勝枚舉,你再弄,也弄不出什麼新鮮的花樣。”

遲春早:“有道理,朝陽你繼續說下去。”

孫朝陽:“你現在所占的起首不過是國內研究沈從汶先生的第一人,如果用老一套方法入手要想在學術界引起轟動其實挺難的。”

他停了停,發問:“老遲,你們文學理論界現在最流行的研究課題是什麼?”

遲春早:“比較文學。”

“對,比較文學,你也是國內最早進入這一理論的文學理論家。因為開始得早,你現在的學術地位大多也是從此而來。”孫朝陽:“所謂比較文學,就是把中西方同一時期的文學作品進行橫向比較,找出他們的共同點和找出人類普適的情感和精神。既然中西方可以拿來比較,我們為什麼不能把沈從汶和與他同時代的作家放一起,也來個比較文學?本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作家雖然也寫農村,寫故鄉,但更向往的是西式的城市生活,在精神上其實是逃離的。而沈從汶則是是回歸,是對古早中國之信仰,保持著謙恭和虔誠的態度。”

遲春早手上的煙頭再一次落到地上,頓了頓,突然拍案而起來:“朝陽,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孫朝陽:“老遲你明白了什麼?”

遲春早又點了一支煙,激動地在辦公室裡轉圈:“沈從文的短篇小說,如《蕭蕭》《丈夫》,和他的湘西散文係列,與同時代的小說家的作品筆下的三十年代中國社會比較。首先,大家寫的都是苦難的鄉村,從閏土到祥林嫂,到茅盾先生的《春蠶》,都是寫農村的破產,到《生死場》更是慘絕人寰。鄉村的苦難,是三十年代文學的大背景。其次,城市雖然看起來很繁華,但一樣充滿了危機,茅盾先生的《子夜》,甚至張樂平先生的漫畫《三毛流浪記》,上海都是建立在普遍貧困的,如同地獄一樣的社會上的天堂。第三,城市和鄉村的家庭結構其實都是相同的,都是封建倫理結構。主流作家巴金、曹禺都對傳統文化困境提出挑戰。所以城鄉困境時新舊文化,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歸納成一句話,就是城市比鄉村進步,西方比中國更開化。但沈先生的寫作思想和當時的主流卻是相反的。”

他彷佛圍繞著一個看不見的軸心在辦公室裡轉來轉去:“……沈從汶在他的係列作品中,把落伍、潮流這樣的名詞,偷偷轉換成邊城、鄉下等空間概念……”

“在先生看來,《子夜》過後是《日出》,舊的社會秩序衰落毫無懸念。但鄉土人倫秩序仍然美好,能不能存在下去,卻是一件很嚴峻的問題。”

“他的這一思考,其實也時如今尋根文學的的起源。朝陽,我說得對不對?”

孫朝陽點了點頭:“這就是沈從汶做作品的反現代性,怎麼樣,這個課題大吧?“

他站起身來:“我是後輩,最尊重茅盾魯迅先生等先賢,在他們看來,所有的傳統都應該打破,這樣社會才能進步。但是,我覺得,傳統大部分還是好的,需要繼承的,我們要有文化自信。沈從汶先生當年或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他對鄉土的傳統的中國卻是充滿了留戀和熱愛,這才創造出湘西這個田園牧歌似的世界。”


最新小说: 天才模擬器,你怎麼知道我不是天才 北派摸金手記 超市通異世,我在修真各界搞倒賣 粉紅赤 八零:渣爹不仁?福寶換爹成團寵 惡雌洗白?七個獸夫黑化後爭瘋啦 修羅武神 睡眠少年 龍族:我打諾諾,真的假的? 港婚春早